一二八、附会
1. 附辞会义,即密切结合内容来安排文辞,把文章会合成一个整体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附会》)
以此而观,则知附会巧拙,相去远哉。( 《附会》)
按《三国志·魏志·王弼传》裴松之注谓王弼论道: “附会文辞,不如何晏。” 刘逵《蜀都吴都赋注序》: “傅辞会义,亦多精致。” 刘勰将“附会” 一词用于文论,赋予了深刻的理论含义。
一、附会是谋篇命意之法。刘勰认为写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 认识到文章包括思想感情、题材、辞采、声调等多种成分,他并不满足于这种认识,而是进一步认识到辞散而不相附,章节、文序就都会颠乱,义杂而不相会,主旨和语言就会离散,从而提出要“附辞会义,务总纲领”,要研究附会之术。
二、“会” 决定 “附”。“附” 是敷饰文采,“会” 是集中主题。刘勰一贯主张内容决定形式,所以他的 “附会” 也就讲究“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综上可知,刘勰的 “附会” 一词的含义是超越前人的,也是正确的。
2. 牵强地联系
虽复陆贾藉甚,张释傅会。( 《论说》)
按《汉书·爰盎传赞》: “爰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 颜师古注: “因宜附着合会之。” 意即牵强凑合。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附会》)
以此而观,则知附会巧拙,相去远哉。( 《附会》)
按《三国志·魏志·王弼传》裴松之注谓王弼论道: “附会文辞,不如何晏。” 刘逵《蜀都吴都赋注序》: “傅辞会义,亦多精致。” 刘勰将“附会” 一词用于文论,赋予了深刻的理论含义。
一、附会是谋篇命意之法。刘勰认为写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 认识到文章包括思想感情、题材、辞采、声调等多种成分,他并不满足于这种认识,而是进一步认识到辞散而不相附,章节、文序就都会颠乱,义杂而不相会,主旨和语言就会离散,从而提出要“附辞会义,务总纲领”,要研究附会之术。
二、“会” 决定 “附”。“附” 是敷饰文采,“会” 是集中主题。刘勰一贯主张内容决定形式,所以他的 “附会” 也就讲究“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综上可知,刘勰的 “附会” 一词的含义是超越前人的,也是正确的。
2. 牵强地联系
虽复陆贾藉甚,张释傅会。( 《论说》)
按《汉书·爰盎传赞》: “爰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 颜师古注: “因宜附着合会之。” 意即牵强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