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

2023-07-04 可可诗词网-先秦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徽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力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11),越人之兵虽多(12),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13)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14),作之而知动静之理(15),形之而知死生之地(16),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17)
        故形兵之极(18),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19),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20),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21),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22),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3)。故五行无常胜(24),四时无常位(25),日有短长, 月有死生(26)

        
        【注释】 ①佚:同逸,安逸。 ②趋战:指仓促应战。 ③致:招致。这里指调动。④出:指进攻。所不趋:指无法急救的地方。 ⑤微:微妙。 ⑥神:神奇,神秘。 ⑦司命:生命的主宰者。 ⑧乘:背离。这里是改变的意思。之:往。 ⑨专:专一,这里指集中。分:分散。 ⑩约:少。 (11)度(duo音夺):忖度,推断。 (12)越:越国,在今浙江一带,是吴国的敌对国家。 (13)无斗:不能战斗。 (14)策:策划,筹算。 (15)作:动作,这里是挑动的意思。动静之理:行动的规律。 (16)形之:指考察地形。 (17)角:较量,指试探性的进攻。 (18)形兵:用示形的办法迷惑敌人。 (19)深间:深入我方的间谍。 (20)错:通措,放置之意。 (21)战胜不复:战胜敌人的办法不重复。 (22)兵形:用兵的方式。(2 3⑤神:神奇。 (24)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古人把这五种东西看成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无常胜:没有哪一行能经常取胜。 (25)四时:四季。无常位:没有哪一季能固定不移。 (26)死生:指月亮圆缺明暗的变化。
        
        【今译】 孙子说:凡是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使敌人自己进入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它,能使敌人无法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设法阻止了它。所以安逸的敌人能使它疲劳,温饱的敌人能使它饥饿,安处的敌人能使它出动。要进攻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袭击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顿的,是因为行进在敌人空虚的地方。进攻必然成功的,是因为进攻敌人没有防守或不易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坚固的,是因为扼守着敌人不敢进攻或不易攻取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样防守;善于防守的,能使敌人不知该怎么进攻。微妙啊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啊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声息。所以能成为敌人的主宰。前进而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后退而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追不上。所以我军想打,敌人即使深沟高垒也不得不与我交战,是因为我进攻敌人必救的地方;我军不想打,即使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所以使敌人暴露而我不露形迹,那么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集中为一,敌人分散为十,这就相当于以十攻一了,那么就使得我众而敌寡。能以我之众击敌之寡,那么同我军直接作战的敌人就少了。我军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敌人不得而知就要处处防备,敌人防备的地方一多,那么我军所要直接打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敌人防备前边,后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后边,前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由于分散兵力多处防备造成的;兵力雄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造成的。所以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时候打,那么即使有千里之遥也可如期和敌人会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时候打,那么就会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更何况远在几十里、近在好几里的呢?依我看来,越国的兵虽多,对于决定战争胜败又有多大作用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夺得的。敌人虽然众多,可以使它无法战斗。所以筹算分析能明确计谋的长短得失,挑动敌军能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考察地形能知道作战地点是否有利,进行小战能侦察敌人兵力的强弱优劣。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能使人看不出一点形迹。看不出一点形迹,那么即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探不清我方的底细,再聪明的人也想不出对付的办法。因用假象惑敌而取胜,往往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不知道是怎样取胜的;或者只知道我们取胜的具体做法,而不知道我们采取这些做法的道理何在。所以每次战胜的方法不能重复,而应适应不同的形势,变化无穷。用兵的方式象水一样,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兵的用法也是避开实处而攻击虚处。水因地形而制约其流向,兵因敌情而确定其制胜之法。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情势,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能根据敌情的千变万化而经常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五行中没有哪一行能经常取胜,四季中没有哪一季能固定不移,日照有长短,月亮有圆缺。
        
        【集评】 明·林俊:“兵实则胜,兵虚则败,凡用兵之法贵实而恶虚。此篇之义,皆是变敌之实以为虚,变我之虚以为实也。”
        明·徐中行:“以水之形喻兵之形,巧而且切。”
        明·王世贞:“通篇总一避实击虚之意,而所以敌为我击,则以先处战地而佚,因敌变化,其应若神也。此篇首尾唤应,较他篇更句句精密。”(以上三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卷八)
        
        【总案】 本篇论述“避实击虚”、“因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原则。孙子认为“兵形象水”,水的流动是“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用兵也要“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并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和实就象“日有短长,月有死生”一样,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只要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就能变敌之实为虚,变我之虚为实,以我之实,击敌之虚。具体到战术运用上如何做到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孙子用较多篇幅作了论述:第一,要争取主动,以逸待劳,“致人而不制于人”;第二,要“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进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第三,要用“形人而我无形”的方法,集中自己兵力,分散敌人兵力,使“我专而敌分”,甚至使敌人陷入“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被动境地,造成我众敌寡的战术优势。所有这些,都包涵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因素,受到历代军事家的推崇,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本篇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一是分析细致,论证精密,结构谨严。各段之间的联系,不靠外在的语言形式,而靠内在的逻辑关系。二是语言明快流畅,浅显易懂,而义理精深。三是以水喻兵,生动贴切,辞意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