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吴雯
不把千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环珮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明妃曲”咏昭君出塞故事,唐宋名家颇有佳作。七律以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一首为压卷。后人继作者亦不少,只是很难讨好。而这首诗可以刮目相看。
《西京杂记》载有“王嫱不赂画工”一则云:“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杜甫、王安石、欧阳修等大诗人关于昭君的名作,虽然都提到过画图及元帝诛画工之事,但能就“王嫱不赂画工”六字立意的,竟然没有。而吴雯独具卓识,看真了这六字,从而为明妃表心,使诗的内容大为出新:“不把千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前四句一气贯注,夹叙夹议,浩然神行,得未曾有。尤其是中间“始知”一联,十四字一意,以千秋国士譬比明妃,无论内容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所谓“国士”,系指一国栋梁之材。这种人择主而事,故“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三国志》徐庶语)故韩信夜逃,萧何月下相追;孔明高卧,先主三顾而起。而王嫱明知宫中陋习,而不肯赂画工,非吝惜金钱,实不愿有损人格,自谋取容。远嫁匈奴,在所不惜。
杜甫《咏怀古迹》写道:“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吴雯则翻出一意:“环珮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这是继上“千秋国士风”而言,以见明妃生既刚强,死亦刚强。她的魂魄也不飞回负了她的汉朝,虽然她也将思乡的情思寄托鸿雁。明妃墓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相传塞上草白,独此墓地草色长青,故称“青”(《太平寰宇记》)。最后诗人深情地说:“这就是天意对明妃高洁的品格的表彰吧。”“春草年年似汉宫”不仅是说那草色似汉土之长青,而且暗示明妃对故土的热爱,即使埋骨异城也丝毫未改。全诗就完成了一个既爱国又不苟合取容的崭新的明妃形象。
沈德潜评此诗道:“吊明妃并写怀抱,方脱前人束缚”。(《国朝诗别裁集》)看来“进身羞与自媒同”七字,不但是为明妃写心,也抒发诗人自己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