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儿
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当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指,惹教双翅垂。
这是一首相当别致的闺情词。上下片自成段落。
在晚春和煦的晴日里,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而这时,“阿娇”刚刚脱下多余的衣物,著上一件合时的、较薄而浅色的淡黄衣,心情是十分松快的。“阿娇”是关中一带对少女的昵称(《辍耕录》),词中用来称呼女主人公,使读者感到她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红楼梦》作者写初著单衣的姑娘道:“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而读者从“阿娇初著淡黄衣”感到的,不正是春深时节少女的愉悦么?难怪她见了窗外舞姿翩跹的彩蝶,便起了写生的念头。或许,她以往不过是照着花样描写过蝴蝶吧。不然,作者为什么说她是“当窗学画”呢?而一个“伊”字,似乎将蝶拟人化了,含有多少亲切的意味。
画已成功,“阿娇”看着自己的作品,几乎不敢相信真是自家亲手画的了,“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二句十分生动地写出姑娘欣赏自我“杰作”的心态。至此,少女的春兴可以说达到高潮。词中虽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阿娇”当年青春几何,但从“双双对对飞”一句可以体会到,这女孩子已到情窦初开的年龄,对性爱已有一些朦胧的意识和憧憬。正因为情感是不那么明显的,所以下文才有“无端”的说法。蝴蝶儿在花间成双作对,在画上也成双作对,少女作画时并未多想,但回味时却感到了自己的孤单,泪光晶莹的她忽然产生了一个错觉,似乎画中的蝴蝶受了她的感伤感染,“惹教双翅垂”。“惹”字下得十分准确,既具生活实感(泪光使视觉生变),又有主观的想象。
词在结构上的特点,便是通过“蝴蝶儿”这一触媒的描写,展示出女主人公在春日的特定环境下情绪的变化过程,与王昌龄《春怨》绝句(“闺中少妇不知愁”)在构思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诗中的少妇当初是“不知愁”,在春日里登楼赏景,原是很愉悦的,只因“杨柳色”的招惹,才使她心情逆转,顿成悔恨的。而此词的少女在最初玩赏蝴蝶采花的春景时,心情也是舒畅的,直到从画蝶的成双成对景象中有所触动,才感伤掉泪。这种不期然而然的写法,表明作者善于观察生活,体贴人情。王诗明言“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此词并不明确交待少女下泪所为何事,但“双双对对飞”一语暗示,使读者心领神会,因而更加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