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战斗者(节选)》
《给战斗者(节选)》
田间
在没有灯光
没有热气的晚上,
日本强盗
来了,
从我们底
手里,
从我们底
怀抱里,
把无罪的伙伴
关进强暴的栅栏。
他们身上
裸露着
伤疤,
他们永远
呼吸着
仇恨,
他们颤抖,
在大连,
在满洲的野营里,
让喝了酒的
吃了肉的
残忍的总管
用它底刀,
嬉戏着——
荒芜的
生命,
饥饿的
血……
一
亲爱的
——人民!
人民,
在芦沟桥
在丰台
……
在这悲剧的种族生活着的
南方与北方的地带里,
被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枪杀
斥醒了……
……
二
是开始了伟大战斗的七月啊!
七月,
我们
起来了。
我们
起来了,
抚摩悲愤的
眼睛呀。
我们
起来了,
揉擦红色的脚跟,
与黑色的
手指呀。
我们
起来了,
在血的广场上,
在血的沙漠上,
在血的水流上,
守望着
中部
和边疆。
……
七月
我们
起来了,
呼啸的河流呵,
叛变的土地呵,
爆烈的火焰呵,
和应该激动在这凄惨的土地上的
复活的歌呵!
……
五
我们
必须
战争了,
昨天是懦弱的,
是惨呼的,
是挣扎的,
四万万五千万呵!
斗争
或者死……
……
六
……
我们
往哪里去?
……
在斗争里
胜利
或者死……
七
在诗篇上,
战士底坟场
会比奴隶底国家
要温暖
要明亮。
【赏析】 1937年,芦沟桥的炮声把田间从日本召回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于是,诗人便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寻找时代的号音,从整体的生活出发,寻找斗争力量的源泉,抒发强烈的民族情感。《给战斗者》是诗人这一时期的一首优秀诗作,作者旨在于民族存亡的关头,以诗为武器唤醒民众,拯救自己的祖国。
全诗饱含着诗人对于祖国强烈的爱和对于敌人深切的恨的感情。开篇部分,以侵略者蹂躏下国人所遭受的迫害为内容,描述了一个“没有灯光,没有热气”的悲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无罪的人们被关进“强暴的栅栏”,“裸露着伤疤”承受着残忍的野兽们刺刀的嬉戏。“荒芜的生命,饥饿的血”,这两句充满铭心刻骨的哀痛的诗句强化了全诗的情绪,也重重地叩痛了读者的心,把人们引入一种无可叙说的愤慨和痛苦之中。
接着是正文的第一章,诗人带着强烈的忧郁悲愤之情和强烈的反抗意识,祈愿和歌颂着人民的觉醒,祈愿着中华民族早日结束这被侵略者蹂躏的日子,祈愿着“南方和北方”整个的中华大地燃起反对侵略者的熊熊大火。第二章以频繁的节奏,喊出五个“我们起来了”,宣告中国人民在七月 “开始了伟大战斗”。我们“在血的广场上,在血的沙漠上,在血的水流上,守望着中部和边疆”,遥远地“呼唤着爱与幸福,自由和解放……”,这儿用三个结构相同、鲜血淋漓的句子倾诉出无数的悲愤和无数的渴求,也揭露了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暴。遍地是血的大地,更需要爱和幸福,自由和解放,所以“我们起来了”,在悲惨的七月,在昏暗的七月,壮烈的七月,“呼啸的河流”、“叛变的土地”、“爆烈的火焰”、“复活的歌” 都在这片凄惨的土地上 “激动”,“我们是生长在中国”,祖祖辈辈在痛苦和奋斗中建立的功业不能就此败尽,世世代代的骨血还要继续延续。
第三部分,回忆祖先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付出的艰辛,用三个画面式的想象,构画了中华民族崛起、繁衍和发展的过程,勤劳的祖先“用筋骨、用脊背”、“开扩着粗鲁的生活”,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若从此败在异邦手下,又有何面目再见“扬子江和黄河底燥热的水流”,“亚细亚夜间篝火野性的烈焰?”
第四部分,用“敌人破坏着”,“敌人散布着”、“敌人恶笑着”极写祖国的痛苦,也进一步刺激读者的神经:“是战斗呢,还是屈服?”第五章以愤怒的大吼“我们必须战争了”开头,摆出“斗争或者死”两条别无选择的路。既然“我们不能屈辱地活着,也不能屈辱地死去”,就必须以强有力的行动结束一切的灾难。第六章,在指出“匍匐地活着也是死”以后,吼出“让我们死吧,但必须付出我们忠实的灵魂”,“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最后,作者以充满了悲壮之情的诗句收尾:“战士底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
本诗充分体现了作者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捷明快的诗句,急促的鼓点般的节奏,饱含感情的语言和极富创造性的想象,都给这首诗带来了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