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文山丞相》
《挽文山丞相》
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①,南冠无奈北风吹②。子房本为韩仇出③,诸葛宁知汉祚移④。云暗鼎湖龙去远⑤,月明华表鹤归迟⑥。不须更上新亭望⑦,大不如前洒泪时。
【注释】 ①金戈挽落晖:《淮南子·览冥训》载: 鲁阳公与韩搆大战,天晚的时候,他执戈挥舞,太阳倒退到三座星宿的位置。②南冠: 囚犯的代称。指文天祥囚于燕京。③“子房”句: 子房即张良字。他家五世为韩国相。秦灭韩后,张良为报仇,派刺客在博浪沙刺秦始皇不中。④“诸葛” 句: 诸葛亮辅佐蜀国,鞠躬尽瘁,但终究没有改变蜀汉覆灭的命运。祚 (zuo做),皇位。⑤“云暗” 句: 《史纪·封禅书》 中说: 黄帝在荆山下铸鼎,鼎成后,他乘龙上天。后来这地方就叫鼎湖。“鼎湖龙去”,就指皇帝之死,这里指南宋端宗和帝昺之死。⑥“月明”句:《搜神后记》载: 辽东人丁令威去学道,后变成仙鹤回到故乡,集在华表上,有人要射他,他徘徊空中说: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廓如故人民非。”迟,待而不至。⑦新亭: 在今南京市南。东晋初,过江的文臣武将常在新亭饮宴,感慨江山破碎,相视流泪。事见《世说新语》。
【诗大意】 你徒劳地手执金戈希望挽救大宋的沦亡,无奈力不从心连自己也身进牢房。张良本来为韩国报仇而出来辅佐刘邦兴刘灭秦,诸葛亮鞠躬尽瘁哪里想到终究无法改变蜀汉覆灭的命运。天暗云浓铸鼎的黄帝乘龙上天,月明星稀之夜却不见你的魂魄回归人间。你不须像东晋初过江的将相那样在新亭上面对破碎的河山忧愁,眼下的形势更不如那个时候。
【赏析】 全诗对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表示了沉痛的哀悼,歌颂他为恢复宋室至死不移的精神,同时皮里阳秋地贬斥了不图恢复的苟安者,进而也就揭示了文天祥个人悲剧的原因。
开头两句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是强烈的对比和严酷的嘲讽。一生抗元总想挽救国家危亡的文天祥,自己倒成了囚徒,对元兵的长驱直入无可奈何。第一句诗用了一个“徒”字,这并不是讥刺文天祥不识时务异想天开地挽救难逃灭亡命运的南宋,而是在讥讽人们在“暖风薰得游人醉”中,早已“只把杭州作汴州” 了,还有谁在关心大宋的存亡呢?只有文丞相你一个人不会看风转舵,徒劳地支撑着危局,孤掌难鸣,反而成了敌人的俘虏,再也无力尽忠御侮了。诗句背后隐含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剧意味。这里用了鲁阳公与敌人大战,挥戈止日的古代传说,充满着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式的英雄气慨,从而歌颂了文天祥为拯救社稷感天动地的可贵精神。
下文以张良、诸葛亮来比喻文天祥。张良为报灭韩之仇,派人刺杀秦始皇,追随刘邦反秦兴汉,矢志不移。诸葛亮六出祁山,反魏佐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里知道汉室气数将尽呢?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未卜前途如何,只是戮力王室,尽忠人主。这里用开国元勋、贤相比喻文天祥是恰当的,以此肯定了他报效国家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
但是国家到底还是灭亡了。“云暗鼎湖龙去远”,“鼎湖龙去” 的典故是指皇帝死去,“云暗”说明皇帝死后的气氛,这里指宋端宗和帝昺都死了,上无依傍,失掉了号召反元的旗帜。
“月明华表鹤归迟”,以丁令威的典故借喻文天祥被俘而死和设想文天祥死后的感慨:你在月明之夜为什么魂灵还迟迟不返回故乡呢?难道你在感叹城郭虽在人事全非吗?含蓄地写出宋亡后国人都昏昏噩噩,忘了国仇家恨,有谁理解文丞相的一片丹心呢? 可见反元下无依靠。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东晋渡江偏安一隅时,形势虽危急。但总还有人如周顗、王导等重臣于新亭之上,北望残破的半壁河山对泣而奋然立恢复之志。今天呢,“大不如前” 了,你不用再到新亭去遥望故土了,因为大宋已彻底沦亡,在当时蒙古贵族的压迫统治下,再没有关心国土沦丧的志同道合者了。诗中 “不须”一语和开首的“徒”字遥相呼应,力重千钧,带动全诗,作者缅怀故宋,赞颂文天祥,鄙视不图恢复者的种种感情尽蕴纳其中。
这篇作品,多用典故,善用典故,含蓄蕴藉,将诗心曲曲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