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天仙子》
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①,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②,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③,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④,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①嘉禾:宋代郡名,今浙江嘉兴市。小倅(cui脆):小官。倅,副职。②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杨广所制。唐、宋时这个曲调很流行。③流景:逝去的光阴。景,日光。④并禽:成对的鸟,这里指鸳鸯。
【词大意】 词人一边听歌,一边饮酒。午睡都已醒了,然而愁却未醒。春光匆匆归去不知何时再回?自己面对着镜子,感叹似水年华。回首往事,老大无成。瞻望今后,更不堪设想。傍晚在池畔徘徊,看见沙岸上鸳鸯并栖,暮色一片朦胧。明月冲破云层,花在月光下摆弄它的身影。外边风狂夜深,人要休息了,所以用重重帘幕严严密密地遮住灯光。大风过后,明日所见的,大概只有满园落花而已。
【赏析】 这首词作于仁宗庆历元年,此时作者在嘉禾任判官,时年52岁。作者感慨老大无成,故写此词抒发临暮伤春之情。
首句描绘出词人把酒凝神静听歌曲的神态。它暗示了乐曲的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然而这优美的音乐并未使词人欢乐,反而增添了他的忧愁。次句“午醉醒来愁未醒”,点明作者的愁不是淡淡的,而是深沉、执著的。正像李白所写的那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为什么有这样深沉、执著的愁呢?下面四句说明了原因。“送春春去几时回”这一设问句,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感情。“临晚镜,伤流景”引杜牧:“自伤临晚镜,谁与惜流年”的诗意。词人面对着镜子,看到自己“发雪争出,朱颜早凋”,年近花甲,但在仕途上只不过是一个小倅而已。思前想后,这一切怎不令作者“空记省”?“记”是思念,回顾的意思,此指“往事”而言。“省”是省悟、知晓的意思,这里指“后期”而言。“空”是白白的意思,即指“记”又指“省”,意思是往事不堪回首,思念回顾也无益;后事不堪设想,省悟知晓也无用,正因为如此,才使作者愁得这样执著、深沉。这“空记省”与“愁未醒”相呼应,写出了愁的原因与愁的程度。
词的上片,写词人愁闷无聊,由日及暮;词的下片,则由暮及夜,通过景物描写,继续抒发愁怀。
“沙上”句,写傍晚鸳鸯双栖的画面,引起作者无限惆怅。“并禽”,反衬自己块然独处,渲染了孤寂、愁闷的情怀。“暝”字点明是黄昏时分,景与情相生。“云破”句是词中名句。“云破月”是倒装句,是明月冲破云层;“花弄影”勾画出月下花影摇曳的神韵。“破”、“弄”两个动词下得极准确生动。天上月移云飞;地上花影摇曳,这都暗示了有风,为下文的“遮灯”、“满径”埋下伏笔。这两个动词,将云、月、花都人格化了,使景物由静而动,富有了生命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重重”四句,写作者由室外转入室内的情形。“遮灯”是诗人进屋后的动作。他为什么用重重帘幕严严密密地遮住灯呢?“风不定,人初静”是用补叙的方法,交待了原因:由于外面风狂夜深,他将要休息了。“初静”,点明欲睡未睡,正这时忽然想到“明日落红应满径”,这是由狂风而推想的,仍回应上文的“送春”,说今晚还可看到“花弄影”,大风之后,明日所见的,只有满径落花,这岂不更令人有迟暮之感,更加伤心了吗?
这首词,作者感慨年老位卑,老大无成。“愁”字贯穿全词,这种愁情与暮春之景交融着,含蓄而深沉。
作者填词致力于工巧,尤善写“影”,通过“影”含蓄地写出一种朦胧的美。据《古今诗话》载:“客谓子野曰:人称君为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张曰:何不目为张三影,余生平之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为得意之句。”《高斋诗话》云:“子野有诗云:‘浮萍断处见山影’,‘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世谓张三影。”看来张子野真好弄“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