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
俗称“铜板”。清末民初各种新式铜币的统称。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清政府为解决铜钱不敷流通之需,始在广东铸造。摹仿香港铜辅币,中间无孔,与历代圆形方孔钱不同。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镌“光绪通宝”四字,并镌“每百枚换一圆(银元)”字样;反面有蟠龙纹。铸行后,颇受社会欢迎。次年清政府乃令沿海沿江各省仿铸。因各省所铸面值不一,铜质相差甚大,加以铸额甚巨,遂使币制紊乱。1905年清廷在天津设立户部造币总厂,铸造“大清铜币”。流通最广的为当十文铜元(俗称“单铜板”)及当二十文铜元(俗称“双铜板”)。1914年北洋政府《国币条例》称铜元为铜币(俗名铜子儿)。当时各省所铸式样很不一致,大多铸有交叉国旗图案的“开国纪念币”和“中华民国铜币”字样,与清末铜元共同流通。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次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旧铜元多被销熔,但内地仍有零星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