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军
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二十七军等部组成。1931年10月刘志丹领导南梁游击队,与以晋西游击队为基础组成的陕北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陕甘边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同年12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将陕甘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辖两个团。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1月上旬中共陕甘边特委又将活动于合水地区的主力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开辟了陕甘边界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1933年3月,在陕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成立了延川游击队,5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同年8月起,陕北地区又相继成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支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1934年9月,中共陕北特委将陕北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1935年1月30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同年2月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两个根据地和红军,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解放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今志丹)六座县城,使陕甘和陕北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9月16日与红二十五军在延川永平镇胜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辖第七十五师(红二十五军改称)、第七十八师(红二十六军改称)、第八十一师(红二十七军改称),共七千余人。10月夺得劳山战役的胜利。11月初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会师后,编入红一方面军战斗序列。11月下旬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