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治运动与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
江浙和平运动的目的在于阻挠孙传芳出兵江西并援助吴佩孚,自北伐军入赣和孙军交火之后,这一运动已失去意义,......
浙江夏超独立
1926年9月初,国民党中央根据吴稚晖、钮永建、叶楚伧三人的建议,决定成立江苏特务委员会,以侯绍裘、吴稚晖、......
福建战场
当国民革命军在赣西北初次与孙传芳军接触时,在福建的周荫人接受孙传芳指示,积极企图进扰粤边。9月5日,周荫......
国民革命军进军江西
北伐最初的战略是各个击破,集中力量首攻吴佩孚,因此军中有“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口号。8......
孙传芳出师援赣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向为富庶之区,孙传芳于1925年11月成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后,便提出“保境安民”口......
攻克武汉
8月30日,吴佩孚由贺胜桥逃回武汉。31日晚,北伐军第四军进抵武昌城郊,攻取武汉的作战就此开始。 武汉是华中......
汀泗桥、贺胜桥大捷
北伐军取得汨罗江会战的胜利后,前锋直指吴佩孚的统治中心武汉。刚被吴佩孚重新任命为湘军首领的赵恒惕和吴......
长沙会议与汨罗江会战
入湘告捷坚定了广东国民政府首脑们的胜利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政府和北伐军的声望。原先游移于南北之间的......
占领长沙
广东国民政府在委任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的同时,又积极给予物质支持,送去军费毫洋10万元 [1] 。6月......
北伐出师及其论辩
北伐是孙中山的遗愿。东征结束后,蒋介石即有意于举起北伐旗号,1925年12月28日日记云:“预定明年8月克复武汉......
叶唐之战与国民革命军先遣队入湘
1926年春,湖南军阀赵恒惕的统治被推翻,为国民政府的北伐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早在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届......
南北形势与国民革命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
1926年初,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
南北统一的愿望与可能性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出现了一个近代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即中央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
中山舰事件与广州政局的新陈代谢
孙中山的逝世和广东两次东征的胜利加速了国民党内派系的新陈代谢,更早的转折点是1923年末开始的联俄与国共......
南方新兴武装势力的整合
南北军事系统的一大差异是对军校毕业生的态度有别(此仅就倾向性的态度大体言之,具体到特定军队则各有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