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科
唐宋科举科目之一。在唐朝,明经科的地位仅次于进士。考试的内容与进士考试的内容相比,较重背诵经义。考试的方法先是贴经,然后口试经典大义并答时务策。成绩考得上上、上中、上下即可考取。明经又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之别。经有大中小之分。《礼记》、《春秋左氏传》称大经,《诗》、《周礼》、《仪礼》称中经,《易》、《尚书》、《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称小经。学究一经,即专通一经者;二经,即通大经、小经各一者或中经二者;三经,即通大、中、小经各一者;五经,即通大经和余经各一者。明经因重在背诵经书,所以比考取重在诗赋的进士科考取容易,而且明经录取的名额为十分之一二、而进士是百分之一二,这就形成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局面。社会上也重进士而轻明经,时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善。”考取明经者,仍可考进士。宋明经分科与唐有所不同,熙宁四年(1071年)因以经义策论试进士,明经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