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聚瑞图》赏析
聚瑞图
清·郎世宁作
绢本设色
纵一七三厘米
横八六.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画幅是郎世宁的代表作之一。
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这类题材的画幅被称作“博古图”。此画构图简练,画中只有一只“汝窑”花瓶,瓶中满插了各类植物。这幅作品乍看和欧洲的“静物画”有些近似,因为这幅画的作者郎世宁是位意大利传教士画家,他在来华前接受过专门的艺术教育,西方绘画的基本功相当扎实。欧洲的“静物画”是以表现室内静止不动的摆设、器皿等为主的绘画作品,是一个十分流行的画题,公元十七世纪的欧洲许多画家,将玻璃、金属器皿等画得透明、闪烁,充满了珠光宝气及玻璃、金属的质感,显示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看看花瓶中所插的植物,就会发现,画幅的内容仍然是完全传统中国化的东西。图名“聚瑞”,说明画中的植物牡丹花、谷穗、莲蓬等,都具有“祥瑞”的寓意,这又是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东西。所以在这幅《聚瑞图》中反映了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流。它从外观上看,具备了欧洲绘画的某些特征,而从文化内涵上看,则是中国的表达方式。
聚瑞图
在绘画手法上郎世宁也使用了多种欧洲技巧,比如所画的“汝窑”花瓶,包括花瓶下面的红木底座的透视和立体效果,花瓶质感的表现,花瓶釉质的高明部(又称为高光),花瓶内所插植物前后的掩映、交错,亮部和暗部色彩上的差异等等,都是画家郎世宁所擅长的欧洲绘画的艺术手法,造成画面富有立体感和深远感,带有明显的欧洲绘画风格的痕迹。但是画家在处理画面的背景时,却不着一笔,完全留出空白,保持绢素本身的颜色,又使之具有传统中国绘画的基本面貌。欧洲的“静物画”和中国的“博古图”两相结合,成就了一个新的作品类型,这是画家郎世宁创造性艺术劳动的结果。
从画面右上端的一段题记中可以知道,此图画于雍正元年(1723)九月,它属于郎世宁来到中国后早期的作品之一,是为了向新皇帝登基表示祝贺而画的“瑞应”一类题材的画幅。
-
名画《王羲之观鹅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仪卫出行与归来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观音图、猿图、鹤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鹳鱼石斧图》赏析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