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不曾过得私意一关, 终难入德。未能入德, 则典则法度何以知之?

    不能超越私念这一关, 就始终难以成为有道德的人, 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那么法典规则又怎么能知道呢?......

  • 见贤而不能举, 举而不能先,命(慢)也。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 过也。

    看到贤明的人却不愿意举荐, 举荐时又不愿意让贤者超过自己, 这些都是轻慢的举动。 看到不好的言行却不愿意......

  • 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

    有源头的水, 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冻结; 有道德的人, 在困厄贫穷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困苦。......

  •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 任事然后爵之, 位定然后禄之。

    凡选民做官, 一定先通过议论来鉴定他的才干。 经过论证加以辨识之后再使用他, 看他做事如何然后再授于他爵......

  • 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

    人不能不懂得道理, 如果能得知道理, 即使死去都可以。......

  • 德盛者, 物不能扰而形不能病。 临震惧死生而色不变, 当疾痛惨戚而心不动, 由养之有素,非一朝一夕之力也

    品德高尚的人, 外物不能侵扰, 表现没有缺点。 面临死生的震悸脸不变色, 对着丧亲的剧痛而不表现得过于悲伤,......

  • 以天下与人易, 为天下得人难。

    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 为天下挑选到治理的人才却难。......

  •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

    周围的人都说他有才德,还不行;众位大夫都说他有才德,也不行; 国中的民众都说他有才德了, 然后去了解考察他;......

  • 道之在我,犹饮食居处之不可去,可去皆外物也。

    道德对于我, 就像吃的饭和住的屋一样不能丢掉, 可以丢掉的都是道德以外的其他事物。......

  • 学校聚群弟子于其中, 而习之以礼义, 所以成其德也, 非徒使之呫哔(chebi彻闭) 为文而已。

    学校汇集众多的学生在这里, 而且让他们学习礼义, 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并不仅仅是让他们絮絮叼叨、 ......

  • 贤能不待次而举, 罢(疲)不能不待须而废。

    对有才能有德行的人不必按照等级次序来提拔任用, 对疲弱无能的也不要拖延片刻再去免职。......

  • 道可以治心,犹食之充饱,衣之御寒也。

    道可以用来整治内心, 就像粮食可以吃饱肚子, 衣服可以抵御寒冷一样。......

  • 禹称善人, 不善人远。

    禹称颂举荐贤德人才, 那些不贤无德之人就远离了。......

  • 外举不弃仇, 内举不失亲

    举荐外人, 只要是贤才, 哪怕是仇人也不放弃; 举荐内里的人, 只要是贤才, 即使是亲人也不丢掉。......

  • 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树恩,尚力树敌。

    君子崇尚道德, 小人崇尚武力; 崇尚道德可以树立互相友好的风气, 崇尚武力容易树立互相敌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