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不疑,是谓大病。唯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
做学问的不知怀疑, 这是大毛......
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
君子对于学习, 经过内心思考、 探求来获得知识。......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也。
只怕不去读书, 不怕读书获取的知识没有用处。......
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会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广取,末了时集中攻读,以求精粹。......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学习注重通过内心获得见识, 精心探求所认为是错的, 即使其言论出自孔子之口, 也不能就认为他对, 何况那些不......
做人要存心好, 读书要见理明。
做人要存有良好的用心, 读书要弄明白道理。......
读书无源委,有如断港流,濡润涔(cen岑)蹄间,不能溉田畴。
读书不能从头至尾读完, 就不能贯通理解事理, 这如同截断的水流不能通达流畅一样;读书不能广博,也就无法探求......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读书所求的是什么? 是把学到的知识用来通晓事理。......
辨学术、 谈治理, 直须穷到至处, 让人不得。 所谓宗庙朝廷便便 (pian骈) 言者, 盖道理古今之道理, 政事
分辨学术观点, 谈论理义研究, 一直要穷究到极点, 不能相让。 所谓对宗庙朝廷之事也可展开讨论, 这是因为道......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读书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实质, 不要死守章节句子。......
能辨真假,是一种大学问。万古惟有真之一字,磨灭不了,盖藏不了。
能辨别出真假,是一种大学问。千年万代只有“真”这个字,磨灭不了, 掩盖隐藏不了。......
凡诗文成集,且勿梓(zi子)行。一时所是,师友言之不服,久之自悟, 未必不汗流夹背也。 俟一二年朝夕改订,
凡是将诗文编辑成集的, 暂且不要印刷刊行。 因为一时间你认为是对的, 老师朋友却认为不对, 又说服不了你, ......
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
不去读书,不能明白道理。要想了解历史,应当去读历史书籍。......
读书只要心里明白便是源头活水。 昆仑一脉, 处处贯注, 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
读书只要内心豁然明白, 就好比是源头有活水流淌。 从昆仑山发源的河流能处处贯注, 又流向四海, 正在于它的......
事不论大小,只论是非。学者须令事事合理,一事不可忽略。故曰: 浩然之气, 是集义所生者。
事情不论大小,只评论正确与否。学者应当使事事合乎道理,每一件事都不可忽略。 所以说: 正大刚直之气, 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