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炼丹,初时烈火煅煞,然后渐渐慢火养;又如煮物,初时烈火煮了,却须慢火养。读书初勤敏著力,子(仔)
读书如同炼丹,开始时用烈火烧炼,然后渐渐地用小火培养。又如同煮物, 开始时用烈火煮烧, 以后需用小火煨煮。......
积思勉之功, 旧习自除。
不断积聚精心思考、 勉力学习的功夫, 旧闻陋习自会消除。......
读尽天下奇书,游遍天下名山,人间第一乐事也。
读尽天下奇妙书籍, 游遍天下名山大川, 是人世间第一件快乐的事。......
学问若有一毫夹带,便属私小而不正大,与道不相似矣。
学问中如果渗入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 那就是属于偏私狭小而不光明正大, 这是与道德相违背的。......
学人之读书, 犹弱人之服药也, 元气渐复, 乃见药力。 气质渐变, 乃见书功。
学子读书,如同体弱的人服用良药,等到身体元气逐渐恢复,才见药力。 人的气质逐渐改变, 才见读书的功效。......
夫人之学, 非自愿其有差也, 知之不至, 则流别于殊涂(途), 陷溺于异端, 亦不得免焉耳。
人做学问, 不会自己希望出差错, 是因为他所学所知有不到之处, 因而就走上了邪道, 陷入到异端学说中去了, 因......
少年时期读书, 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 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
少年人读书, 如在缝隙中窥望月亮, 仅仅获一斑之见; 中年人读书, 如在庭院中仰望月亮, 虽然获得广博, 仍有不......
学者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安于所不安也。不能然者, 不见实理故也。
学者如果持有“早晨得知真理, 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的志向, 就不肯在不应心安理得之处而心安理得。 不能够......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 日来而月往。
读书如种树, 不可急着要它成长。 把树种在山谷中, 日长月久自会长大成材。......
善学者,当求其所以然之故,不当诵其文,过目而已也。
善于学习的, 应当探讨问题为什么这样的缘故, 不应当读文章只读一遍就算了。......
少壮时读书多记忆,老成后见识进,读书多解悟。
青少年时期记忆好,读书记得多; 以后随着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增长, 读书的理解领悟能力就更为增强。......
学不贵博,贵于正而已,正则博。
学习不注重追求广博,而只是注重追求正确的学习方法罢了,学习方法正确才能达到广博。......
开卷疾读, 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曰勤矣,然而无益。此有说也:疾读则思之不审; 一读而止,则不能识
打开书本快速地阅读,每天读它数十卷,一直到死都不松懈,如此可以说是很勤奋的了,但是并无益处。这样说是有道......
自得者所守不变,自信者所守不疑。
自己经过钻研体会获得的见解、 观点, 就会持守不变; 自己经过考察确信了的东西, 就会坚信不疑。......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读书不要贪求数量多。 只要持之以恒, 岁积月累, 读的书籍自会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