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 取古人快意文章, 朗朗读之, 则心神超逸, 须眉开张。
闲来无事时,选取古人的痛快文章, 朗朗诵读,就会感到精神超脱, 心情舒畅。......
学者大抵雷同, 古之所是则谓之是, 古之所非则谓之非, 诘其所以是非之状,或不能知。 古人之言,岂一端而
学者大都喜欢随声附和。 古人所认为对的他也说是对的, 古人认为是错的他也说是错的; 质问他是对是错的理由,......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
凡是读书应能识别出书籍的优劣好坏,这样才不会用错功夫。......
看人文字, 不可随声迁就, 我见得是处,方可信。须沉潜玩绎,方有见处。不然, 人说沙可做饭,我也说沙可
看别人的文章, 不可随声附和, 我认为正确, 才可相信。 应当用心深入体会研究, 才可能有自己的见解。 不这样......
不读诗书形体陋。
不读书的人缺乏修养, 举止行为浅薄丑陋。......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想要读世上不同寻常的书籍,必须深明世理,具有不同寻常的识别能力。......
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一段;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可决断。
凡是读书必须虚心去读, 不要急于提出看法, 等到读一段有了理解和感受,然后再读下一段;一定要像听人诉讼一样......
精神长者博取之,所得多;精神短者,但以词义简易者涵养。中年以后之人,读书不要多,只少少玩索, 自见道
精力充沛的人广泛地吸取知识,收获就多;精力欠佳的人,只要读些词义简单的书以加强自身修养就行了。 中年以后......
凡看文字, 诸家说有异同处,最可观。谓如甲说如此,且挦(xun寻)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
凡是读文章,对诸家持有不同意见的地方,最应细细品读。比如甲说是这样,就扯住甲,细细盘问,追究到底;乙说是那......
读书须是成诵, 方精熟。 今所以记不得, 说不去, 心下若存若亡, 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若晓得义理, 又皆
读书应当能够背诵, 才能精通纯熟。 如今有的人之所以记不住, 说不确切, 内心好像掌握了又好像没有, 这都是......
凡读书先须晓得他底言词了,然后看其说于理当否。当于理则是,背于理则非。
凡是读书, 首先应弄明白他的言词意思, 然后看他所说是否合乎道理。 合乎道理的就是正确的, 违背道理的就是......
读书有不晓处,札出,俟 (si四)去问人。亦有时读别处,撞著有文义与此相关者,便自晓得。朱子读书,往往用
读书有不理解的地方, 就把它记下来, 等待以后请教人。 也有时候读到别处, 恰巧碰着文义与此相关联的, 也自......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近来才感到古书上的话, 如果你全都相信它,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读书贪多, 最是大病。
读书贪多而不深入研究, 是最大的毛......
与人商论, 固不贵苟从, 然亦须先虚心, 乃至听其言; 若其所言与吾有未安处, 亦须平心思之, 思之而未安
与别人商谈, 固然不崇尚盲目随声附和, 但是也应首先拿出虚心的姿态, 听别人把话讲完; 如果他的讲话和我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