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大率有疑处须静坐体究,人伦必明,天理必察,于日用处著力, 可见端绪。

    大抵遇有疑惑之处,应平心静坐深入体察考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要明瞭,伦理道德要详察, 在日常行为处事上......

  • 愈收敛,愈充拓;愈细密,愈广大:愈深妙,愈高明。

    做学问越是收束简约, 越能够扩充展开; 越是细致严密, 越能够广大深入; 越是深刻微妙, 越能够精当高明。......

  • 克勤小物, 为学之切要。

    能够注重从小事上勤奋做起, 是治学的关键。......

  • 为学于应事接物处, 尤当详审。 每日不问大事小事, 处置悉使合宜, 积久则业广矣。

    治学在处事待人上,尤应当详细审察。每日不论大事小事,都应处置得当、 合适, 积累得时间长了自然学业增广。......

  • 致知格物,于读书得之者多。

    通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其途径是很多的, 但以读书获得的最多。......

  • 悟处皆出于思, 不思无由得悟; 思处皆缘于学, 不学则无可思。 学者所以求悟也, 悟者思而得通也……古来

    领会了的地方全在于思考, 不思考就无法领会; 思考清楚的地方全由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思考。 学者所追求的......

  • 泛讲未必吻合,而习之纯熟者妙。

    泛泛而讲不一定切合实际,而反复复习达到纯熟的才是好的。......

  • 我愿学者千思万思, 以思此“慎思”二字。 苟能得慎思之旨于千思万思之中,则可以语思诚之道矣。

    我希望学者千思万思, 去思考这“慎思”二字。 如果能获得慎重思考的意旨于千思万思之中, 才可以谈论真诚思......

  • 学者工夫, 须要极细密; 越细密,越广大。穷理须是精义入神, 方好。

    学者在治学上所下的功夫, 必须要极其细致严密; 越是细致严密, 越是深入广大。 穷究事物的道理必须能精于义......

  • 胆欲大, 心欲小, 志欲圆, 行欲方。 大志非才不就, 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

    胆量要大, 用心要细, 志向要圆满, 行动要符合准则。 远大的志向, 没有才识不能实现; 博大的才识, 不学习不......

  • 学非有碍于思, 而学愈博则思愈远; 思正有功于学, 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学习并不妨碍思考, 而学习越是广博就思考得越是深远; 正确的思考对于学习很有功效, 而思考遇有困惑会促进更......

  • 致知之途有二: 曰学, 曰思。 学则不恃己之聪明, 而一唯先觉之是效; 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

    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点: 一是学习、 二是思考。 学习则不自恃聪明, 而一概效法先知先觉的圣人; 思考则不依从......

  • 学以穷理而成身, 察理于横逆之中, 则义精而仁弘, 求己以必尽之善, 则诚至而化行,乃圣学之极致。

    学习应当以穷究事理来成就自身。 在违背事理的地方辨明事理, 就能使义理精深, 仁爱思想得到弘大; 力求自己......

  • 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所学问之事。 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 思

    大致说来, 推究事物原理的功夫, 应该是内心这个器官与耳朵眼睛都用上去, 以学习、 请教为主, 以思考辨析做......

  • 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

    学问注重精深不注重广博而庞杂。 我做学问不致力于泛泛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