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固不可不晓文义,然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读书固然不可以不领会文章的字义,然而只以领会文章的字义为目的,只是儿童式的学习。治学的人读书应探究文章......
学者须是有志读书, 只理会文字, 便是无志。
学者必须怀有远大的志向去读书, 只领会文字含义, 不能融会贯通, 掌握意旨, 便是没有远大的志向。......
学者不自着实理会, 只管看人口头言语, 所以不能进。且如做一文字, 须是反覆穷究去, 不得又换思量, 皆
学者不能自己从实际领会, 只是看别人怎么说怎么讲, 所以不能长进。 比如理解一篇文字, 应当反复尽力探究, ......
有理会不得处,沉思痛省。 一时间如此,后来思得明时,便有亨泰处。
有理解不透的地方, 应当深深地思索, 苦苦地领悟。 长时间像这样, 待后来思考明白时, 便通达顺畅。......
善学者如关津,不可胡乱放人过。
善于学习的人勤于思考,就像把守关口一样, 不懂的地方不轻易放过。......
语学者以其所未至,不惟所闻不深,亦易忽于理。
告诫治学的人, 之所以你未能探究明白, 不仅是你见闻不深广, 而且还由于你易于忽视研习义理。......
学莫大于知本未终始。
学习没有比知晓事物的本源、末节、终了和开始更为重要的了。......
学贵于通。执一而不通,将不胜其疑矣。
学习能够融会贯通最为可贵。拘泥于某一方面而不贯通全面,将产生不尽的疑惑。......
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
不深思熟虑就不能学有成就。......
或问:“学,何如而谓之有得?”子曰:“其必默识心通乎!笃诚明理而涵养之者, 次也。 闻之知之, 意億度之,
有人问:“学习,怎样做才算有收获?”老师回答说:“学习一定要在心里领悟贯通。诚挚识理和修养身心,这是其次......
含其英,茹其实;精于思,贯于一。
读书学习应当品赏其精华,吃透其实质;精心地思考, 用一种思想贯穿始终。......
学不思则无得,力索而不问学则劳殆。
学习不去思考就没有收获, 只知用心思索而不知请教就会疲劳懈......
明经之属,唯专念诵,不晓义理,尤无用者也。
通晓经义一类的学习,如果只是专于诵读, 不去领会经义名理, 是毫无用处的。......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治学的方法, 一定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获得知识, 不思考就无从获得知识。......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
由于不用心思考所以疑惑不解, 由于不深入探求所以一无所得, 由于不虚心请教所以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