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022-12-06 可可诗词网-韩非子 https://www.kekeshici.com

【注释】

选自《韩非子·难一》。

陷:刺穿。

【赏析】

先秦时代,儒家大力鼓吹古代尧、舜的德化思想,极力美化尧为天子时,舜躬亲化民的三件事:一是农夫争夺田界,二是渔人争夺好水面,三是陶器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些纠纷,舜于是亲自去耕种,去打鱼,去制陶,通过三年的亲力亲为,培养了谦让的风气,解决了田界、水界纠纷,改善了器物的质量。 舜成就的这三件救败功绩,成为儒家美化圣君,宣扬德化思想的有力证据。

然而,韩非子却从儒家的这些宣传中看出了破绽,他讲了一个“楚人有鬻盾与矛者”的寓言故事,来描绘儒家宣传中的矛盾现象。韩非子说: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意思是: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盾都能刺穿的长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韩非子认为,儒家以尧为圣,又以舜为贤,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舜是贤明的,岂不说明尧的治理是失措的,并不像儒家说的那么圣明;如果尧是圣明的,仁德爱民,社会和谐,又何须舜去救败化民?所以韩非子批驳说:“贤舜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这个现象,犹如楚人卖矛鬻盾一样:既夸矛无坚不摧,又夸盾无矛不可挡,事实上这两样功效,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有人提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楚人便无言以对了。韩非以这则故事为喻,说明儒家为了宣扬人治德化的政治主张,把尧、舜理想化为完人、至人、圣人,已经到了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步了。

很显然,韩非子非难尊贤崇圣的德化思想,确实点中了儒家的软肋。而目的,则是为了鼓吹法家的学说。

成语“自相矛盾”即源出于此。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