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类·音调清越的宋词赏析
声韵类·音调清越的宋词赏析
【依据】陈东靖康间尝饮于京师酒楼。有倡向座而歌,东不之顾。乃去倚阑独立,歌望江南词,音调清越,东不觉倾听。……其词曰:“阑干曲,红扬绣帘旌。花嫩不禁纤手捻,被风吹去意还惊。……”东问何人所制,曰:“上清蔡真人词也。”……(王弈清《历代词话》 卷六引夷坚志语)
【词例】
望 江 南
蔡真人
阑干曲,红扬绣帘旌。花嫩不禁纤手捻,被风吹去意还惊。眉黛蹙山青。
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尘世无人知此曲,却骑黄鹤上瑶京。风冷月华清。
【解析】音调清越,即词的声调清澈激扬。
此词上片写一女子形象,下片写音乐声和由此引起的遐想。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阑干曲折的阁楼,楼上绣帘和旌旗随风飘扬,五彩缤纷,十分耀眼。阑干旁一女子手拿鲜花,若有所思,不知不觉中将花捻碎了,她忽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可手里被捻碎的花已被风吹走了。她不禁双眉紧锁。为何紧锁双眉?一则可能因花被她捻碎而感到惋惜,自责; 二则也许由被捻碎的花她联想到什么……因此“眉黛蹙山青”这面部表情反映了她的内心活动。
正在她蹙眉思索时,传来铿锵的铁板声,铁板是一种乐器。苏轼曾问一位善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幕士答:“……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录》) 。铁板,即铁绰板。其声音铿锵有力,清越激扬。这种美妙的音乐,尘世无人能欣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只有仙境的人才能欣赏如此美妙、清澈激越的音乐,本应“却骑黄鹤上瑶京”可那里“风冷月华清”,亦即苏轼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意。
词是配乐歌唱的,由〔依据〕可知此词的音调是清越的。别外,它用韵属洪声韵,朗读起来发音响亮,清越激扬,令人回肠荡气,再者,此词的词旨也是清越的,尤其是下片,铿锵的音乐声清澈激扬仿佛在清空的仙境久久回荡。
追求完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之一。宋词作家力求词的和谐、统一,完整的美。他们注意到,如果把文辞配入与之相近似的音调,就会出现“声助文”、“文助声”,声文并茂的审美效果。苏轼的 《洞仙歌》“冰肌玉骨”也被评为“清越之音,解烦涤苛”之作。(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此外,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也是一首清越之词。
-
结构类·循题布置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结构类·短幅中藏无数曲折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结构类·善取逆势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结构类·翻笔取胜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起结类·一结推开的宋词赏析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