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类·善取逆势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宋词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结构类·善取逆势的宋词赏析

【依据】海绡翁曰: 自起句至换头第三句,皆惊觉后所见。“纶巾”“困卧”,却用逆叙。“身在江表”,梦到吴山。船且到,风辄引去,仙乎仙乎。周词因善取逆势,此则尤幻者。“檐花帘影”,从 “萍破处”见。盖晓灯未灭,所以有檐花。风动帘开,所以有帘影。若作帘花檐影,兴趣索然矣。胡仔固是胶柱鼓瑟,王楙又愈引愈远,可惜于此佳处,却未领会。(陈洵 《海绡说词》)

【词例】

隔浦莲近拍

中山县圃故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翠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水亭小。浮萍破处,檐花帘影颠倒。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解析】 周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 云:“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矣。”又云:“读得清真词多,觉他人所作,都不十分经意。”这里的所谓 “思力”和 “经意”,亦即加拿大著名教授叶嘉莹《论周邦彦词》 所指出的 “周词之以思力安排为主的特色及其谋篇布局的种种变化的手法” (《灵溪词说》)。和他前期词人之以自然感发为主的特质相比,周词则更注重于人工的安排了。以 “善取逆势”而著称的 《隔浦莲近拍》,便是较为典型的一首。

宋哲宗元祐八年 (1093) 春至绍圣三年 (1096),周邦彦知溧水县,此词便作于此时,溧水县城附近有一座中山县圃故射亭,这里曲径通幽,风景宜人,是理想的避暑处所。词人对这里所有的景物都热爱极了,但怎样才能描写好这些优美之景呢?词人是颇费 “思力”的。他打破了前人平面式叙景的格局,另辟蹊径,采用立体式的描绘方式,以逆势铺染,别具魅力,情韵无限。

从起句读至换头第三句 “檐花帘影颠倒”方知,这一连串美好的景物,皆是词人“困卧北窗清晓”而 “惊觉”后的所见所闻。这比起那一般情况下所见之景来,则更具有童话般迷幻的色彩。正是词人这 “惊觉”后刹那间的感觉,才使得全词平添了几份朦胧美的情趣。你看,那些摇曳多姿的 “新篁”,一望碧绿的 “翠葆”,幽静蜿蜒的 “曲径”,新脆香甜的 “夏果”,落地惊鸟的 “金丸”,郁郁葱葱的 “岸草”,还有那喧闹的 “蛙声”和簌簌的雨声,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夏日田园风光图。上片是亭外之景,下片侧重于亭子本身来描写: 一座小小的亭子,在没有 “浮萍”的清彻的水面上,清晰地倒映着小亭檐花帘影的形象。至此,歌咏景物的任务已经完成,但词人并非就此打住,而是别提一笔,悠然宕开,转而写亭子中的自己。在一个清凉的早晨,词人困卧于小亭北窗。他看着看着屏风上的吴山景色,便渐渐进入梦乡神游故土 (周邦彦为钱塘人,这里的吴山借指它的家乡) 了。结句“惊觉,依然身在江表”,“依然”二字,微妙地传达出词人对梦境不如实境的感喟之意。词人以对故乡胜迹的深切眷念之情来衬写对异乡风情的无比热爱,实在是衬托得有力,补写得深厚,布局得巧妙。词人将整个上片及下片的三句全用来细细描写故射亭附近的美景,一路顺笔,而至“纶巾羽扇”句,便陡然转笔,形成逆势,全词顿起波澜。犹如渠中之激流,突然落闸,渠水便旋成回势,涌起急浪,使原来之渠水一下子涨满了许多。如此描写,使全词形成了涨力,增强了表现力度。最后再缀之以梦觉之举,使全词更觉灵气弥漫,神韵飘悠。总之,此词避免了一般词平铺直叙的写景方式,采用逆势记述,先发制人。所以,往往阅读全词时,不免给人以突兀之感。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云:“美成词操纵处有出人意表者。”又说:“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指的就是这种善用逆势的创作技巧。此词虽然层次婉折,但词之主题却很鲜明,内涵却很浑厚,韵味却很悠长。这就是周济所称道的:“清真浑厚正于勾勒处见,他人一勾勒便刻削,清真愈勾勒愈浑厚”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陈洵 《海绡说词》 也说:“清真格调天成,离合顺逆,自然中度”。这就是说,周邦彦的词尽管变化多端,作法种种,但却合乎词律,自成佳什,这委实是难能可贵的。

周邦彦曾有“词中老杜”(王国维 《清真先生遗事》)之称,这说明周词之词风、词法、词律与杜甫之诗风、诗法和诗律甚有相类之处。就杜甫诗句而言,周邦彦词中或袭用,或化用者甚多,为我所用,天然浑成。对杜诗作法,周邦彦更是善学之至。这首 《隔浦莲近拍》 中善取逆势之作法,显然烙有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的印记。杜甫在这首诗中,或顺叙,或逆接,或正写,或反说,或详叙,或略述,或反衬,或对比,章法错综,灵活自如,直将画马能乎曹将军霸立体化地表现了出来。周邦彦在 《隔浦莲近拍》中善取逆势及对比、反衬、详略等法,把异地美不胜收的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神往,和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周邦彦词善取逆势之作法,对后世词作者影响也较大。戈载 《宋七家词选》论史达祖词云:“余尝谓梅溪乃清真之附庸,若仿张为作《词家主客图》,周为主,史为客,末始非是定论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亦云:“梅溪全祖清真,高者几于具体而微。”由此可知周词魅力之一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