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类·以萧散接雄杰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宋词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结构类·以萧散接雄杰的宋词赏析

【依据】起笔雄杰,接笔萧散,恰好逗起舒之游越,岂略有规意耶?(高亮功 《芸香草堂评山中白云词》 卷一)

【词例】

三 姝 媚

——送舒亦山游越

张 炎

苍潭枯海树。正雪窦高寒,水声东去。古意萧闲,问结庐人远,白云谁侣。贺监犹狂,还散迹、千岩风露。抱瑟空游,都是凄凉,此愁难语。莫趁江湖鸥鹭。怕太乙炉荒,暗消铅虎。投老心情,未归来何事,共成羁旅。布袜青鞋,休误入、桃源深处。待得重逢却说,巴山夜雨。

【解析】这是张炎的一首送人词。张炎,宋末著名词人,杭州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六世祖张俊为南宋名将,以功封为循王。其曾祖及父亲都是以词见称于当时。宋亡后,张炎四处飘泊,来往于杭州、四明、天台、苏州之间。曾北上入京,一年后南返,以后就一直流落在江南,直至去世。

本词是张炎在明州四明山送友人舒亦山游越州之作。越州治所山阴,即今浙江省绍兴县。

“苍潭枯海树”,发语夺人,写自然的沧桑巨变。这里以 “潭”字代海水,“苍潭”即言沧海一潭,足见环宇之大,则全词起势顿觉雄杰。据 《元丰九域志》载,明州 “东至海三百五十二里”,则其地近沧海,或许正由海水退却而成。所以下句 “正雪窦高寒”,突兀以一座高山迫人眼目,似乎雪窦山正是由沧海变为平陆后,又拔地而起的。着一“正”字,而使这种感觉毕现。“高寒”二字,以视觉之高状感觉之寒,则既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又使人感到自然力的威慑。“寒”字与 “雪”字紧密相承,互相生发。雪窦山是四明山的一座山峰。四明山为江南名山,道书称之为第九洞天。其山峰众多,雪窦山即其一峰。此峰颇多奇景,尤以飞瀑悬泉最为有名。于是,便有 “水声东去”,从听觉上写出山中瀑布流泉的飞泻东去,气势更加不凡。

合而观之,第一句以宇宙间的沧桑巨变为总起,然后以空间的 “雪窦高寒”进行印证,又从时间上 “水声东去”,不舍昼夜来加强,则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又暗寓了多少人世沧桑的感慨。联想作者本人所经历的改朝换代的现实遭遇,此点不言自明。

接下三句,作者由眼前雪窦山水胜况引起了怀古之幽情,想起了古来曾经有多少高士在此结庐隐居,不免也生发出一种萧闲散淡的意绪。“问结庐人远,白云谁侣”二句,既写出历史上曾有多少高士在此隐居 (如 《新定九域志》 卷五 《明州》载:“大隐山口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乃谢康乐炼药之所。”又,《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明州雪窦山常通禅师》载,唐僖宗光启年间,常通禅师领徒至四明山。唐昭宗大顺二年,郡守请居雪窦山。又,《续传灯录》 卷二 《明州雪窦山重显禅师》 载,宋仁宗时,重显禅师亦居雪窦山,赐号明觉大师。),又写出如今昔人已逝,空剩白云悠悠。也体现出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意。如此名山胜水,正须我辈在此结庐,而友人一去,岂非白云无侣,而我又失伴?

“贺监”以下三句,是写山中隐居的生活情形。“贺监”,即唐代诗人贺知章。知章早年家居越州山阴,少以文词知名,性旷达,累仕至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晚年更加狂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最后表请为道士,还乡。这里张炎以贺知章自况,写自己逍遥山中,沐浴风露的生活。“狂”字则可见作者的气节个性。最后“抱瑟”三句,预想友人离去后的孤寂情景,足见二人友情之深。

换头转写对友人的殷切话别。“莫趁江湖鸥鹭”,是劝说友人不要一去不返。江湖鸥鹭本为隐居的代称,这里指远去不归。“怕太乙炉荒,暗销铅虎”,作道家语,比喻年华的消逝。道家修炼,设炉以铅汞炼丹,其炉火或称“龙虎火”。“太乙炉荒,暗销铅虎”,是说丹炉荒废,炉火已消,极言时光之久长,年光之流逝。而前加一“怕”字,则写出不愿与友人分别太久之意。所以接下去写到,“投老心情,未归来何事,共成羁旅”,是说人到老年,皆生早归故土之心,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不作归计而依然飘泊羁旅呢?这是拓开一笔说话,向以后想。

接下两句,才是明告友人:“布袜青鞋,休误入,桃源深处。”“布袜青鞋”,指隐者装束。“桃源深处”,本指世外乐土,这里指友人到越州后的滞留所在。“休误入”三字,显出作者的规劝之意,似说梁国虽好,不是久留之乡。结尾两句,希望与友人再度重逢,共叙昔日在四明山交游的乐事。“却话巴山夜雨”,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之典。以巴山代指四明山,十分贴切。

通观全诗,如前所析,作者以萧散之意; 接雄杰之笔,对舒亦山的游越既有留恋,又有规劝。只是由于资料缺少,舒亦山游越之原因不得而知,所以作者的规劝究竟有何具体的针对,就无法断言了。

清人高亮功《芸香草堂评山中白云词》卷一评此词曰:“起笔雄杰,接笔萧散,恰好逗起舒之游越,岂略有规意耶?”可谓独具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