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风调婉美的宋词赏析
风格类·风调婉美的宋词赏析
【依据】 旧词高雅,非近世所及。如 《扑蝴蝶》一词,不知谁作,唯藻丽可喜,其腔调亦婉美。(魏庆之 《魏庆之词话》引 《苕溪渔隐丛话》语)
【词例】
扑 蝴 蝶
无名氏
烟条雨叶,绿遍江南岸。思归倦客,寻芳来较晚。岫边红日初斜,陌上飞花正满。凄凉数声羌管。怨春短。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蛮笺锦字,多时鱼雁断。恨随去水东流,事与行云共远。罗衾旧、香犹暖。
【解析】这首 《扑蝴蝶》 词,见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九。该书前集编成于绍兴十八(1148)年,后集编成于乾道三(1167) 年。是此词为宋室南渡以前词人作品无疑。唯在胡仔之时,作者姓名已不可考,故仅称“旧词”而已。
风调,即艺术风格。风调婉美,指的是词人在作品中所创造的艺术风格,偏向于阴柔之美。尽管词学界仍有种种不同看法,但从总体上来说,词体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婉约、豪放两大流派之说,是可以成立的,也是古今众多词人所认可的。两大流派的词人,不仅在选择题材、艺术手法、语言运用方面表现出差异,而且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上也有所不同。婉约词人崇向阴柔之美,豪放词人崇向阳刚之美。读者会因为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对具有不同美感的作品有自己的偏爱。
细审无名氏 《扑蝴蝶》 词的内容,其作者自是一位飘泊异乡的游子。词写这位男子倦游思归之情,而其思归的主体则是对“玉人”的怀念。以词人选择的题材而言,为传统的婉约词中所习见。上片起二句,谓江南之春季,多迷濛烟雨,草木已一片碧绿。从用语上看,似受到王安石《泊船瓜州》 中“春风又绿江南岸” 句的影响。三、四句,点出抒情主人公(倦客)思归之情。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无心赏春,寻芳来晚。“岫边红日初斜,陌上飞花正满”两句,写红日初斜、飞花遍地,亦为美丽景色,然透露出春将残或春已晚的信息。词人缘何离乡背井,我们不得而知。但既已自称“倦客”,归思难收,其心情之惆怅则不难知晓。故末句谓“羌管”(此处泛指管乐) 之声为“凄凉”,实际上是词人心境不佳,因而悠扬悦耳之乐声也染上了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下片以“怨”字领起,从字面上看,是怨春日时光飞逝之速,但实际上,远不止是如此。真是万千心事,欲说还休。又一个春季将尽,又一年归家的希望破灭,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二句,点明所思念的对象及想象中“玉人”慵于妆饰的情景。《诗经·卫风·伯兮》 中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明月楼中的玉人,如 《诗经·卫风·伯兮》 中那位抒情女主人公一样,慵于妆饰,不正是情爱专一的一种表现吗?其思念游子之意,不言自明。“蛮笺锦字,多时鱼雁断”二句,谓 “玉人”的书信多时不来。鱼雁断,用鱼腹藏书和雁足传出的典实,说明无人代为传递信息。这里关于锦书不至的描写,亦可视为对前边所述怨情产生原因的交代。六、七两句,一写恨(当然是离别之恨、音书隔断之恨)之深,一写事(归去相聚之事) 的难以实现。末句是对往昔爱情的追忆,虽相会无期,但仍流露出对“玉人”的一片深情。
这首 《扑蝴蝶》词,上下片各有一对偶句,看似信笔写来,而又对偶工整。词中虽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但由此也可见出词人驾驭语言的技巧。全词所写景物色彩鲜明,情感真挚,用笔委婉曲折,词藻丽而不俗,音律谐美,故为胡仔所赞赏。于此,我们也不难明白: 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词只要能反映生活真实,那么,不论是气势恢弘之篇或是风格婉美之作,都同样会具有艺术生命力,因而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欢迎的。
-
结构类·循题布置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结构类·短幅中藏无数曲折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结构类·善取逆势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结构类·翻笔取胜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
起结类·一结推开的宋词赏析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