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甚有情致的宋词赏析

2024-06-24 可可诗词网-宋词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抒情类·甚有情致的宋词赏析

【依据】林君复惜别 《长相思》词云(略)。甚有情致。(杨慎 《词品》卷三)

【词例】

长相思(《全宋词》作《相思令》)

林 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对)迎。谁知 (争忍) 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 (边) 潮已平。

【解析】这是一首写女子送别情人的词。钱塘江两岸,青山掩映; 钱塘江水,绿波荡漾。古往今来,它们送走了多少行客,迎来了多少归人! 词开头的十三个字,说青山送迎,好象不夹带人的感情,但 “谁知离别情”?这一问,使前面的景全活了起来! 关山知么?越山知么?钱塘江水知么?“谁知”,显然说它们都不知! 而知者,惟有黯然销魂的送别人而已! 细加琢磨,可以看出这句力重千钧。一方面,它使前面写景的颗颗珠玉,用彩绳串了起来; 另方面,它似怨似恨,怨无语的青山,恨长流的绿水,总之她那一腔怨恨是说不出来的。这里虽没有呼天抢地,大声嚎啕,就是无言之泣,无声之泪也没有,她似乎只是轻轻地一问: 有谁知道我们的离情有多么难受?本来,自然景物并不懂得人的心情,年年岁岁,它们都是那样迎来归客,送走行人; 而迎则喜,送则悲,只是人的感觉。我们也可以设想: 当这对情侣乍来到钱塘江畔时,他们对于两岸的青山,靛蓝的江水,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春花秋月,青山绿水,作为客观景物说,毕竟令人赏心悦目。可是后来当即将分手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对同样的青山,同样的绿水,便产生了不同样的感情,于是禁不住发出:“谁知离别情”?直率地说,她是在怨山恨水!这埋怨好象没有道理,不过它是“无理而妙”(贺裳 《皱水轩词筌》),而 “甚有情致”!因为它写出了这个女子的无限情意。

下阕紧承上阕。“谁知离别情”呢?“君泪盈,妾泪盈”。这六个字是女子的无声之言。一对叠字,极具艺术魅力,把那和如水的柔情,缠绵的心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从艺术特点说,一是形象,二是精炼。词中写别离流泪的场面,有的说,“别君时,忍泪佯低面”(韦庄《女冠子》),写出了女主人的情深; 柳永的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虽说是 “手儿相握,泪眼相望”,但是从两人泪珠儿都盈盈欲滴而具有闪光的形象说,却不如林词鲜明,而且十分精炼地表达出 “君”“妾”的共同心声。接着,词人直言快语,说破离别的原因:“罗带同心结未成”,爱情被破坏,婚事不成! 在这难分难解的“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的时候,猛然抬头: 呵,“江边潮已平”!江水已经涨满,与岸相齐,船将启碇,行人也要走了……。

女子送别情人,在唐五代和北宋词中是常见的主题。林逋这首词,受民歌影响,上下阕开头,都是直起相对的叠字句,一说 “吴山青,越山青”,健快、明朗,本是静景,却不仅使人仿佛有“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动感,而且一片青色聚集眼前;一说“君泪盈,妾泪盈”,六个字,鲜明、生动、活泼,表达出最真挚细腻的感情,用的也是明白如话的语言,具有民歌的质朴风味。此外,上阕写景,景中衬情; 下阕写情,以情托景,但都是在上下阕的末句点出情和景来,形成一种既对称又照应的和谐美,而且上下阕过渡十分自然。节奏感强。连用叠句,回环往复,中间各穿插上两字句,形成一种声情悠扬的美感。同时,将人的感情移植到山的迎送和罗带同心的事物中去,含而不露地加深了人的凄凉况味。虽说是一首短短的小词,但它不仅词中有画,而且画中有意——真实地表达出一对离人的衷肠。

杨慎评林逋(字君复,赐谥和靖先生)这首词“甚有情致”。“情致”,即意趣风味。《世说新语·文学》: “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或谓情趣和风味。《世说新语·赏誉》:“殷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发言遣辞,往往有情致’”。大抵是指意雅而不俗,情味隽永,含思蕴藉的作品。这首词表面看,通俗浅露,但它通俗而有味,浅露而意深。每当女主人公感情奔涌,似乎不可收拾的时候,作者便戛然而止:“谁知离别情”呢?没有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罗带同心结未成”,美满的姻缘,横遭破坏,江畔送别,该有多少话要说?他俩没有千叮咛,万嘱咐,而只是象画外音似的传来一声:“江边潮已平”。江潮已满,不愿走也得走了,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张炎论小令说:“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词源》)。此词正是这样的。田同之《西圃词说》 引顾璟芳云:“词之小令,犹诗之绝句,字句虽少,音节虽短,而风情神韵,正自悠长。作者须有一唱三叹之致,淡而艳,浅而深,近而远,方是胜场”。以此按之林逋 《长相思》 可谓句句合拍,尤以 “风情神韵”论,实极近杨慎说的 “情致”,确是“正自悠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