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类·化实为虚(二)的宋词赏析

2024-08-30 可可诗词网-宋词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想象类·化实为虚(二)的宋词赏析

【依据】化实为虚格: ……现实事物,而若即若离,不落呆相者。(《詹安泰词学论稿》 第七章 《论修辞》)

【词例】

永 遇 乐

彭成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苏 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解析】从接受者的角度,此修辞要凭读者发挥联想能力,品尝作品的美学意义。苏轼此词作于元丰元年 (1078)。其时,他正因变法之事与朝廷意见不合,自求外任,辗转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心情抑郁,落寞孤寂,向往“乘风归去”,探寻心灵上的超脱和自由。《永遇乐》似乎是咏古人,事实上与词人的特定心境有关。彭城燕子楼据说乃唐张尚书为爱妓关盼盼所筑。盼盼能歌善舞,清雅出众。张氏死后,盼盼终身不嫁,居此楼十余年。白居易有 《燕子楼》 诗述其事。苏轼复历此地,借题发挥,抒写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浩叹”。开篇写燕子楼周围的景色: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拂,幽静宜人; 曲曲的小港鱼儿跳跃,圆圆的荷叶清露流泻,处处生趣。两幅画面迭交,静中有动,动静相衬。苏轼终生寻求“忘却营营”,逃脱尘世,欲求清丽静谧的环境过潇洒自在的生活、故此处描写,或许是眼见的实景,更可能是梦中的幻景。真幻莫辨,虚实相生,犹如词人中秋大醉后幻觉中的天上世界。即使是实景的选择,也寄托了词人无尽的情思,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三更鼓声,铿然落叶,惊断梦云,划出了现实与虚幻的分界。词人由虚返实: 秋夜深沉,小园行遍,重寻梦境不得。实述梦觉行为,却是幻觉的延续。夜半惊觉,好梦难圆,怅然若失。惝恍迷离中,词人开始到处寻觅梦境。可见词人的思绪仍停留在梦幻中,没有完全回到现实。梦境之难觅、现实之冷酷、心情之苦痛,于这种虚实相成的描写里,已隐约可见。詹安泰先生云:“现实事物,而若即若离,不落呆相者”,读者可以就此发挥联想,体会其中三昧。

下阕开篇直抒感慨、归结上阕,完全是实写。“燕子楼空”三句再度由实入虚,幻境迭现。燕子楼里,当年曾发生过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一幕幕幻景,以及前人对燕子楼的种种题咏,纷沓而来。词人心潮翻滚,思绪纷杂,凝聚成一句强烈的喟叹。这是为人亡楼空的幻灭而叹息,为人生、宇宙的瞬息万变的无常而叹息,为己身前途茫茫的无着落而叹息。其中包含了多少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现实的绵绵情事。晁补之认为“只三句便说尽张建封事”(《历代诗余》引 《高斋诗话》) ,理解仍然过于偏狭。把握词人化实为虚法的出神入化运用,方能更深体味词意。在这现实与虚幻间来回驰骋,词人更深的品味到“古今如梦”的真谛。至此,词人的思绪向未来继续拓展。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苏轼设想: 后人面对黄楼凭吊自己,如同自己面对燕子楼凭吊盼盼一样,将有无穷感慨、叹息。虚设未来,乃化实为虚法的新运用。苏轼运笔的左右逢源,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一生挣扎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之间,他的笔下经常会迭幻出虚实相重的境界。《水调歌头》 作于大醉之后,词人幻觉:“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处,也融入了中秋今夜月光下的皎洁世界,这是幻觉产生的基础。苏轼谪居黄州,一夜大醉而归, 云:“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眼前所见的实景,早已幻变成理想的生活环境,万籁俱寂,超绝尘外。这种对现实事物作若即若离的处理,还出现在苏轼的其它词作中。一日道中遇雨,苏轼便高吟:“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自然界的风雨已幻变为人世间的挫折,词人要以坦然的胸怀应付外来的一切打击。其他词人作品中,也时而见到这种化实为虚法的运用。陈亮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莺燕无知,却与 “芳菲世界”相伴; 游人多情,却与 “芳菲世界”无缘,故恨恨不已。詹安泰评云:“实则言繁华衰歇,无复当年盛况耳,一经虚写,则感怆无限矣。”(《詹安泰词学论稿》)这里的 “感怆”,与半壁江山的沦落、金人的猖獗、南宋的软弱、壮志的难酬等诸多情事相关。清刘熙载评这句词云:“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大呼渡河之意。”(《艺概》 卷四) 刘熙载读此词时,显然是发挥了丰富的联想能力。

化实为虚格三项,有其共同特征:“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范晞文 《对床夜语》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