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金山行》
郭祥正《金山行》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②。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悬西东。
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③。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象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④。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捶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⑤。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曾往,壮观绝致遥应同⑥。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⑦?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⑧
白云南来入长望,又起归兴随征鸿。⑨
【注释】 ①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原在江中,明代后沙涨成陆,与南岸相连。本诗所写,是宋时矗立于长江中的金山。②杳(yao咬):深远。沧溟(ming明):沧海。这里指宽阔的长江。雪崖:形容岸边浪花飞溅。冰柱:形容金山像白色的冰柱立在江中。仙宫:指金山上的寺院亭台。③灵槎(cha查):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暗用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载有人乘槎到天河的故事。④鲸:鲸鱼,形容巨涛汹涌,像鲸鱼鼓浪吹水。⑤寒蟾(chan蝉):指月亮。古代神话中说月亮中有蟾蜍,所以也称月宫为蟾宫。⑥蓬莱:传说的海上仙山。
⑦数:指自然界的某种规律。⑧浪:白白地。⑨“白云南来”句:写眼前景并暗用典。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阎立本)特荐(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这里暗用这个典故以表现思乡怀亲之情。
【译文】 金山远在那烟波弥漫的大江之中,遥望但见雪崖冰柱上飘浮着巍峨仙宫。它由天地扶持历经古今岿然不动,太阳和月亮仿佛就悬挂在它高高峰顶的西东。我乘着灵槎超尘出世到了金山仙境,要在这仙山琼阁中探奇访胜窥看造物主的神功。登上金山纵目四顾不禁连声惊叹,想象它四季的风光该是何等恢宏。此刻我卷起窗帘便见北斗七星挂在夜阁前,俯视江中巨涛汹涌就像大鲸乘风鼓浪直吹长空。被摧毁的船只断裂的堤岸难以数计呵,大江上经常是风雷交加好像霹雳轰击一条蛟龙。不一会儿风平浪静,一轮秋月跳荡在玉色江面,天上月和水中月一上一下光耀水空,可是大江在不停地打磨着两面青铜镜?鸟儿总也飞不出这苍碧的暮天,唱晚的渔歌悠扬动听,忽然又被芦花风刮断。我久闻海上蓬莱仙岛一直未能前往游览,眼前金山的壮观美景该与它相差不远。看金山下潮生潮落夜去昼来气象万千,景物与时间季候会合变化谁能看全?呵,人生百年形和影倏忽消失不该徒然自苦,我真想留在这里定居下来安度余年。忽然白云一片从南面飞入我长望的视野,我就像唐代狄仁杰见白云思念乡亲,还是打算随同大雁返回家园。
【集评】 宋·王直方:“功父有《金山行》:‘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大为荆公所赏。”(《王直方诗话》)
宋·胡仔:“功甫《金山行》,造语豪壮,世多不见全篇,今录于左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
今·周慧珍:“诗人把习见的登山览景的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写成了一首别具一格的游仙式的写景诗,通篇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兼之感情奔放,造语奇壮,意境阔大雄伟,音调高亢浏亮,因而在给人以壮美享受的同时,又激起人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它和苏轼的《游金山寺》诗,同是咏金山风光的名作。”(《宋诗鉴赏辞典》第475页)
今·范宁、华岩:“写金山雄伟险峻风光,造语奇特,不落俗套。‘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二句极富情韵,把这种平淡深远的句子安排在壮阔恢宏的景象之中,使诗更显得摇曳多姿。这首诗在结构上注重起承转合,体现了‘以文为诗’的部分特征。”(《宋辽金诗选注》第187页)
【总案】 郭祥正早年得到梅尧臣赏识,梅说他“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风确是追踪李白的。这首七古歌行,写登览金山,凌蹈虚空,驰骋奇思异想,展现出一个游仙诗式的意境,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显然学习、借鉴了李白的《庐山谣》、《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同苏轼的《游金山寺》相比较,它是以虚写实,虚中见实;苏诗则是基本上写实,实中见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