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刘眘虚)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寻访隐居者而作。全诗以“春”字为主线,句句写景,即景生情。隐者所居是一座深山中的别墅,诗一开头就给我们一个高雅清虚的印象。“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二句,写诗人初进山时所见的景象。入山而“白云尽”,寻春而“青溪长”,就是说通向隐者别墅的道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山势的峭拔;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诗意,颇多相似之处。进而又说,在距离别墅不远处,有一条伴随着山路而清澈的溪水。因为青溪与山路相陪伴,故知路长溪也长。一个“春”字,点明季节,唤出了春花春草。“长”字双关,既说溪水悠长,又指春色悠长。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观赏着闲花野草,争艳斗翠,真是春色恼人意绵绵。因为青溪流长,春色不尽,故在诗人的想象中“春色”也变得“悠长”了。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二句,紧承上文作近镜头特写。青溪、春色与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如果说头两句是大笔勾勒,是用粗线条写山路和青溪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是用细致笔触,把远景拉近,读来花香水香,似已满鼻。此二句中,“至” “随”二字,都有着拟人化的意趣。落花似乎是有意的,花落水中,水送花流,一路上花香熏染,就连水也好象散发出香气,沁人心脾。在这美好的春色的感染下,有的只是悠然自适。而正当行进间,一幢别墅终于出现在诗人的眼前,仔细观瞧,真是别有天地。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两句,“向山路”与“读书堂”相对,是说“读书堂”深藏在柳荫之中,门前有一条朝山的路,属对极其自然。“闲门”自然客少,无人打扰,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诗人沿途的观感,即几种不同的形象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都曲折地诉诸笔端。结尾二句,则切近“读书堂”的风光描绘。“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是说白日与深柳相映,清辉照澈了衣裳;环境多么恬静,又多么安适;一种幽静之趣,如在眼前。这里用了一个拗句“幽映每白日”,增加了诗的韵味,并且给人留下了思索与联想的余地。
这首诗以“春”为主线,用景语织成一幅联想轴的图画,从写景中抒情,情又很自然的包含在景中。如“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诗人从白云中,从青溪上,感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透露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已经是“登山则情满于山”了。再如“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至”、“随”二字把落花拟人化了,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落花身上,由此生发出“花香”使“水香”的联想,化无情为有情,感情的色彩就更强烈了。
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又“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又“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又“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开门向溪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碎国宝。(殷璠《河岳英灵集》)
骨似王、孟,而气运隆厚或过之。(钟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
每事过求,则当前妙境,忽而不领,解此意方见其自然之趣。(沈德潜《唐诗别裁》)
-
《金桥感事》(吴融)
[2019-05-13]
-
《丁都护歌》(李白)
[2019-05-13]
-
《下终南山过斛 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2019-05-13]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2019-05-13]
-
《东都望幸》(章碣)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