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畅当)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这是首登临鹳雀楼寓情于景的绝句。
关于鹳雀楼,《清一统志》写道: “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唐时属河东道)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的《梦溪笔谈》也有过介绍: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鹳雀楼既是建在黄河中的高阜上,自身又有三层,那视野的开阔、景色的奇伟自不待言,尽管后来被河水冲毁了,但是在唐时却是个游览胜地,曾吸引过众多的词客骚人,为之歌唱吟咏。
概而言之,一、二两句写楼的高峻,三、四两句写登楼远眺。“迥临飞鸟上”,作者不直接写鹳雀楼的高,而是从登楼所见空中翱翔的飞鸟的位置来显示它的高,脚下的楼在空中翱翔的飞鸟之上,其高自不待言。站在这样高的地方,自有飘飘欲仙超脱世尘之感,所以诗人接着写道: “高出世尘间。”这句既是补写鹳雀楼的高,同时又抒发了作者登楼的独特感受与高洁的情怀。作者生当乱离之世,长期在军旅服务,仕途也不甚得意,因此,不免郁郁寡欢、牢骚满腹。身临此景,于是,就流露出超尘出世的思想感情。“天势围平野”中的“围”是“笼罩”的意思。意谓站在鹳雀楼上纵目望去,广阔无垠的平野与天相接,象是被天笼罩着。寥寥五字写出了极其壮阔的画面。“河流入断山”中的“山”,指的是中条山,它横卧在山西省的东南部,主峰雪花山就在鹳雀楼的东南十五里处。这句中的“断”是很耐人寻味的,意谓这阻挡河水前进的大山是被汹涌奔流的黄河之水冲断而让道的。一个“断”字,显示了河水奔腾呼啸力不可挡的气势,也蕴含着诗人坚持自己志趣的执着精神。这两句意境开阔,气势雄健,只有景物的转换而不见人,但却无处不写人——写了作者的志趣与胸怀。胡仔以“雄浑绝出”四字来评说,是很恰切的。
畅当的《登鹳雀楼》,其知名度虽不及王之涣的同名诗高,但是由于畅当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来描绘景物、抒发情怀,自有特色。沈括将它与王之涣的同名诗并提,沈德潜说它“不减王之涣作”,看来都是有所依据的。它不愧为畅当的代表作。
王之涣诗上二句实,下二句虚;此诗上二句虚,下二句实,工力悉敌。然王诗妙在虚,此妙在实。(黄叔灿《唐诗笺注》)
之涣“白日依山尽”一绝,市井儿童皆知诵之,而至今崭然如新。畅当诗“迥临飞鸟上……”,兴之深远,不逮之涣作,而体亦峻拔,可以相亚。(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九)
-
《金桥感事》(吴融)
[2019-05-13]
-
《丁都护歌》(李白)
[2019-05-13]
-
《下终南山过斛 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2019-05-13]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2019-05-13]
-
《东都望幸》(章碣)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