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人月圆 甘露怀古

2019-05-15 可可诗词网-元曲精品 https://www.kekeshici.com

    

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廓落叶,深砌苍苔。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这首怀古的小令从写景入手。前两句就是一幅开阔平远的图画,而且由于时间的渗入,就形成一种富于历史感的四度空间:在京口江岸边的北固山上有一丛宏阔幽雅的古建筑,坐落在秋色凄迷的背景上,这片秋色一直铺展到远处的秦淮河。这丛古建筑就是相传建于三国孙吴甘露年间的甘露寺。从甘露寺,不由使人想到孙吴兴亡的历史。这两句,是一种大笔的染写。
接下来三句就把镜头摇向寺内,对甘露寺的具体环境进行近距离展示。如果说随着历史的变迁,甘露寺已不免破败的话,则秋日衰飒的物候更增强了寺中的荒凉感。荒草掩着颓败的垣墙,黄叶落满空寂的走廊,深曲的台阶上生了厚厚的苍苔。对荒凉景象的铺叙,已把怀古伤今之情表露得十分充分了。
下半首,在以上的画面上出现了人的活动,通过人景合写,进一步加深怀古伤今的命意。这种人景合写,恰与前面的写景形成对应的结构关系。“远人”三句既是在前文“江皋”二句开阔而有层深感的境界里添上了人物,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境界的厚度。“远人南去”,愈行愈远,使人感到无限惆怅; “夕阳西下”,使甘露寺所在的江南的凄迷秋色带上了残阳的光感,更具有感伤的情调; “江水东来”,不但增强了这幅大画面的动感。同时也暗示着逝者如斯,时光在流转,人世沧桑,令人浩叹。“木兰”指秋季开花的草本的木兰,在秋季荒寂的甘露寺,木兰花开了,一片生机,花开依旧而花开无主,故花愈绚烂,人愈伤感。山僧以此发问,更使人不可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