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鸾舆三顾茅庐)
虞集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①,日暮桑榆②。深渡南泸,长 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③。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④。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注释】①祚(zuò):帝位。②日暮桑榆:比喻汉室如日薄西山,气数将尽。 ③殂(cú):死亡。④造物:大自然的主宰。乘除:指此消彼长的变化。
【鉴赏】“短柱体”是词曲中“巧体”的一种(见明代王骥德《曲律》), 一句两韵或三韵,用韵过密,极难写作。
这首《折桂令》是作者在“席上”所赋,元末陶宗仪曾记载虞集作此曲 的逸事。虞集一次在童童学士家宴集时,有歌儿顺时秀唱一支《折桂令》: “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如:铜、风)名为“短柱”。虞集爱它新 奇,就以席上偶尔谈及蜀汉史迹为主题,即席赋成这支“短柱体”曲子。 (见《南村辍耕录》卷四《广寒秋》)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写魏、蜀、吴三国之争,风云变幻,人事变迁,事 业成败,转眼成空。只能增加后人的无限感叹。
刘备鸾舆三顾茅庐,孔明出山辅佐兴业,汉权已一蹶不振,汉室如日 薄西山,诸葛孔明、五月深渡南泸。美妙啊,周郎成功战术;悲叹啊,关羽 败走麦城! 兵家抗战,豪杰争雄,然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盈虚在“天数”,乘除于“造物”,宇宙间,万物的盈虚、消长,人世间百 业的得失、成败,都赖天数所定,造物所致,谁都难以逃脱这个命运,与其 拼搏,浮沉于世,还不如赶早勘破尘俗,如陶渊明一样,赋一首《归去来兮 辞》,归隐于山林。
本曲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历史观,即认为兴亡皆由天数决定,非人谋所 能左右的。这种对历史,对人生的认识与评价都带有某种悲剧意识,忽视 了人的作用。常言道:“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今日更新
-
十五首录四 马致远
[2019-05-18]
-
《野兴》八首录四 马致远
[2019-05-18]
-
《秋思》 马致远
[2019-05-18]
-
《别情》 王德信
[2019-05-18]
-
《道情》 邓玉宾
[2019-05-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