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鼓声》赏析
鼓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人的一生中,总会听到那么几次鼓声。可是,除了鼓手,一般人同鼓的关系似乎并不密切,仅仅是听听鼓声而已。然而,对萧乾来说,鼓却同他的一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篇题为《鼓声》的散文,开宗明义地说明了这一点。读者不禁油然而生好奇之心,鼓究竟和作者密切到何等程度?倒要细细看个明白。简单明了的一句开场白,却有着引人入胜的效果。
文章首先回忆了孩提时代的鼓,那是作为玩具的拨浪鼓。小巧玲珑的拨浪鼓及其敲出的细碎响声,曾给儿时的作者带来过无限快乐,并给他孤寂的童年生活以慰藉。这时的鼓声是快乐而悦耳的。但很快,另一种鼓进入了他的生活,那是旧北京走街穿巷收购旧物的商贩手里拿的小鼓。在作者心目中,这种“打鼓儿的”商贩是一种文雅的强盗,因为他们毫无恻隐之心,专门趁人之危,廉价收购穷人家的生活用品,而且还很会耍手腕,故弄玄虚地欺骗穷人。随着商贩手里的鼓声,穷人家的物品就一件一件永远消失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作者为何憎恶这种鼓声。
接下来作者突然插进了一段“文革”中知识分子廉价卖书的情景。这段文章看似脱离了叙述的顺序,是由“打鼓儿的”出现联想到的一段插曲。实际上,通过这段叙述,作者深刻揭示了 “文革”的历史性倒退。昔日的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廉价卖家具,而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同样为了生存,不得不廉价卖书。更为可怕的是,昔日还是“打鼓儿的”上门,今日却是卖主送上门。“文革”的倒退达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在这段文章中,作者并未发表任何议论,只是客观叙述,但事实本身已足以发人深省。
文章顺着被“打断”的思路继续。作者回想起母亲去世时的那种鼓声,这种鼓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可怕的阴影,伴随着这鼓声的出现,作者和母亲从此永别,加上母亲出殡前那一晚的惨淡景象,给作者很深的刺激。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鼓声给他带来的只是棺材、和尚和死亡的影子。
如果说,以往的鼓声只在作者的生活中象征不祥和不幸,那么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鼓声,1950年冬天作者在湖南参加土改时听到的鼓声,则是幸福、欢乐的象征,它象征着对共和国的美好祝愿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
文章突然一个转折,不幸的鼓声又出现了。“文革”中,动员上山下乡的鼓声杀气腾腾,连寡妇的独生子都不放过。那时的鼓声,起着愚弄人、窒息大脑的作用,人们盲目地跟在鼓声后面游行,个人崇拜的狂热使整个民族的文化都陷于瘫痪状态,可鼓声却还在荒谬地“庆祝”和“报喜”。
直到最近这三、四年,鼓声才变得正常起来。鼓的正常使用,表明了我们国家的生活开始走上正规。作者对那些不甘寂寞的鼓手的担心,实际上反映了他的忧患意识,决不希望杀气腾腾的鼓声再度出现,不希望历史的悲剧重演。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他希望国家不再出现锣鼓喧天的动乱和浮华场面,而是埋头建设,让科学进步的声音压倒鼓声。
这是一篇朴实无华而又寓意深刻的散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鼓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把鼓声同国家、个人的命运联系起来。在作者笔下,鼓声不单纯是一件乐器的声音,它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涵义,鼓声的正常与否,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荣辱。文章写得质朴而又生动,不同时期鼓声的对比引人深思。在叙述的转折关头,文章衔接得自然而笔墨经济,所发的议论也恰到好处,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
-
茅盾《雷雨前》赏析二
[2018-10-19]
-
许地山《落花生》赏析二
[2018-10-19]
-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赏析
[2018-10-19]
-
宗璞《哭小弟》赏析
[2018-10-19]
-
邓拓《可贵的山茶花》赏析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