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爱山庐梦影》赏析

2024-11-24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凌叔华《爱山庐梦影》原文

       凌叔华自幼爱山,山是她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她说:“在我生命历程里,凡我住过的地方,几乎都有山。”经历了几十年的跋山涉水,写于晚年的散文《爱山庐梦影》便不是一般性质的游记,而是她生命之旅的一次总结。

擅于叙事中抒情,是凌叔华散文一个主要特点。作者在文中饶有兴致地向读者朋友叙述她“缘山”——“爱山”——“恋山”,最终与山结成莫逆之交的经过。文章开头,作者就直言陈述自己从小与山结下的不解之缘。每每外出旅行下客栈投宿,总要与山共眠;凡不见山影,便若有所失或惶惶然。尔后,写自己孩提时怎样爱山的情景。第一次看到的山是北京西山,浸润在霞光中的山峦,犹如一座紫晶透明的屏风。这一瞬间的姹紫嫣红,金光灿烂,从此在她幼小心灵里再也无法抹去。第二次看到的山是随母回广东老家,在黄埔祖屋前海湾对面的青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那次观山,作者浮想联翩,和小孩子一起腾云驾雾,在天上飞来飞去。孩提时代的爱山带有神秘感,山于是成了作者幼年时的童话世界。

等到作者长大成人时,更对山产生了深深的恋情。作者得益于孩提时的山水诗词训练,后又受绘画的训练,才真正走近了山,懂得了山的性情脾气。山,对作者来说,不仅仅是流连赏玩的好去处,而且是慰问自己寂寞的故人挚友。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吟诗习画的心得。这时她对山的感情是“多情”:无论在哪种心境,都会联想到山。想到她的爱人,也会想到一抹淡淡的远山。除了北京西山,与作者相依最久的,要算武汉的珞珈山。抗战时期,作者随武大迁校乐山,住在苏东坡读书居所的凌云寺山上。这些经历作者一一有序地写来,既不杂乱,又不乏味,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不时插入议论或抒情。作者饱满细腻的感情像一抹抹浓淡相宜的色彩渗进其笔下幽美的景致中,赏心悦目,沁人肺腑。

随着后来全家移住海外,作者的足迹有幸到达欧洲许多名山。在这部分客居海外的记述中,作者犹如数珍宝似地向读者叙述她的踪迹:瑞士少女峰近旁的高山、翡冷翠的平山、英格兰湖区诗人华兹渥茨故里的山、苏格兰理梦湖的高山、伦敦汉士德山……最令作者神往陶醉的是星洲裕廊山,在她作为一个饱经世乱的人看来,这是一部原始诗集,也是一个最符合现代人艺术理想的意境。文章的尾声,是整篇散文的华丽乐章,也是辉煌灿烂的高潮部分。因为在凌叔华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浓郁的游子思乡之情,她与祖国的山结成了莫逆之交。

“月是故乡明”,这是杜工部眼中的月;山是故乡美,这是凌叔华心中的山。凌叔华长期客居海外,其游子之情深深地寄寓在祖国的山水草木中。在作者眼中,欧洲的山再好再美,到底是西方异国情调,没有移植在东方人的心坎上,因此相别后很少再想起来。即使连最陶醉的星洲裕廊山,也灌注着作者对祖国的相思之情眷恋之绪:明明是裕廊山淙淙潺潺的山泉,作者意念里“居然像在匡庐”,而且“爱山庐对面,青山被雨洗过,更显得青翠欲滴”;望着裕廊山蔚蓝高远的天空,作者“不禁怀想到北京的秋日”;寓前阶畔新开的栀子花,令作者“想念江南”,坡上的相思花开,尤其令作者“忆念祖国的桂花飘香”。这一声一口的“祖国”,多么缠绵多么炽热多么深情,“若不是对山的山光岚影依依相伴,我会掉在梦之谷里,醒不过来”。这些出自心扉之语点出《爱山庐梦影》的题旨,即是永远无法抹掉的思乡之情。

凌叔华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人家,从小浸淫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又得到名师、著名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和女画家郝漱玉等精心指点。或许正是这些缘故,凌叔华对自己酷爱的山有一种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情趣。她是用真情去接近山,用生命去感悟山。凡她住过的地方,几乎都有山。无论是雨后、日出还是黄昏、日落,作者常常独自一人,默默的对山而坐。她对山的感情,很像对自己的知己朋友,即使不说话也感到心满意足。凌叔华视这种意境为参“画禅”:在与山相对的顷刻间,不思不看,一切都超乎形态语言之外,在静默中人与自然不分,像一方白玉像一首诗。天人合一,可谓艺术欣赏中最高的境界,凌叔华深得个中三昧。

凌叔华视山为知己,山也把她当朋友。作者会揣摸山的色泽形象。每当风雨长夜,它们会来慰问她的寂寞;而作者焚几支香、泡一壶清茗,静静地享受“风雨故人来”之乐。这又是何等的境界!即使在抗战期间,物价高涨,敌人入侵,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也幸亏终日看山,心境坦然不为所忧。作者对山的感情,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谢不尽的谢意,她说:“我至今还感激那多情的山水,在难中始终殷勤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