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驱乐歌(其二)(北朝乐府民歌)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抒情之作,自贵含蓄,但有时强烈的情感难以遏止,喷泄而出,直截倾吐,激言烈响,同样堪称佳作。这类作品大都是即景生情或托物起兴,而迅速将感情上升到白热的程度。你看这首北朝乐府《地驱乐歌》,首二句说成群的羊儿涌向谷口,而每次那头白色的头羊总是第一个进谷;这是写景。紧接着马上接上一位老姑娘的痴呼悲号:“老女不嫁,蹋地唤天”。这位“老女”,或许就是位牧羊女子吧! 她目睹羊群入谷,先后有秩,从而联想起自己年已老大却不得出嫁的可悲身世。她或许想得很多很多,但愤激之情,蹉跎之恨,千言万语,併作一句,奔迸而出,语意极简单,但悲痛欲绝的心情已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梁启超氏曾盛赞此类作品“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至少也是当他作出这几句话那一秒钟的时候,语句和生命是迸合为一的。”又说“这种生命,是要亲历其境的人自己创造”。诚是。翻翻史书即可知道,北朝是个战祸绵延的时代,人口锐减,丁壮更大都临阵作战,甚至战死沙场,其时觅婿之难已不待言,封建家庭更将妇女作为可供驱使的劳动力,怎会允许她们随意出嫁呢?“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折杨柳枝歌》)“老女不嫁只生口”(生口,奴隶也)(《捉搦歌》),老姑娘不得嫁人,怎不叫她不跺脚呼天呢? 这冲口而出的悲切呼唤,不仅仅是一个姑娘的痛苦心声,更反映了一个时代妇女所遭受的不幸及其惨痛心情。南朝乐府以缠绵蕴藉见长,北歌则以直率取胜。此歌不加掩饰,直诉悲情,激愤之情犹如奔湍急流,读之,千秋之下还使人为这些“老女”抛洒一掬同情之泪。
诗首二句是起兴,这也是民歌常用手法。古代北方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因而诗人笔下,歌者口中,出现的事物时或带有浓厚的北方色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折杨柳歌》),“心中不能言,腹作车轮旋”(《黄淡思歌》),取状譬物,无不如此。“驱羊入谷,白羊在前”,也是北方牧地常景,用以起兴,更使作品增添了鲜明的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