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雍裕之这首《自君之出矣》,题名取自“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诗《室思》。该诗头两句明显模仿徐诗,意思也同徐诗一样。徐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是说,自从丈夫外出,再也不梳妆打扮,本来闪闪明亮的铜镜,无心磨它,已昏暗没有光泽。雍诗的头两句“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是说自从丈夫外出,再也不梳妆打扮了,那么镜子还为谁明?镜子再明亮也没有用啊! 它们意思一样,都是暗用《诗经·伯兮》“谁适为容”之意。
然而后两句,诗歌形象则大不相同。徐诗“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说思念夫君像流水不断,没有穷尽。这是把抽象的绵绵愁思比作形象的流水的最早尝试。后来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继承和发展徐诗而有创新的佳句。雍裕之诗的后两句“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说思念夫君缠绵悱恻,就象那陇头流水,呜咽之声不断。雍诗的创新表现在: 不仅用陇头流水不断,比喻思念丈夫的情思不断,而且以陇头流水呜咽来比喻思君情意的凄切。陇头流水这是视觉形象,陇水“呜咽”则是听觉形象。读者凭借 联想的过渡,会从视觉向听觉挪移: 从流水不断,联想到思念夫君不断,对丈夫的爱情不断; 又从流水不断,联想到陇头流水不断;陇头流水,自然会联想到北朝无名氏的《陇头歌辞》中的诗句:“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样,从陇头流水不断,便联想到陇头流水呜咽之声不断——“长闻呜咽声”。因此,陇水“呜咽”便自然蕴涵着凄切的思君情意。诗中视觉和听觉的互相感应,互相渗透,融成了一种凄婉的意境。另方面,雍诗的“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还可作这样的理解:“君如陇水”。为什么夫君会象陇水呢? 《陇头歌辞》中有:“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因为夫君离家外出,正象那陇头流水一样,“飘然四野”。在思妇的思念中,她的丈夫孑然一身,四处漂泊,吃尽了苦头,尝够了相思滋味。因此,她的耳边总是回荡着他的呜咽之声,如同那陇头流水 一样永不断绝。这样,“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这两句诗不仅是情感形象,而且是鲜明而独特的游子形象。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陇水与夫君融成了 一种悲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