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这首诗借咏柳写送别,托物而写人,诗人自己也在其中。
首句展现在风和日丽的暮春里,灞桥岸边的一个送别场景,点明地点、节令。灞岸,灞桥之岸。灞桥横跨灞水之上,在唐都长安之东,古来送别,多在灞桥上折柳以赠(柳留谐音,以示挽留之意),故又称“销魂桥”。“送别频”,是白话,但很实在,写出了一个熙熙攘攘的送别场面,欲行者、送行者接踵不断,这里面也许有人为谋仕进、有人外出经商、有人远戍边城、有人猎取功名,有多少种离别,就有多少种情怀,七个字,写了一个大场面,并为下文或惜或忧张本。
第二句既写景,也写诗人此时此地的感触。“相偎相倚不胜春”,以离人的眼光来看周围的景物,如同王国维所说:“物我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垂柳也充满了惜别之意。柳丝原本无情,而今也解人意,与人相依相偎,情意绵绵。诗人赋柳以情,寓慨叹于其中,更增加了几分伤离之意,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三、四两句感叹飞絮无定和垂丝绊人。絮、柳本同根,然而飞絮漂泊不定,随风沉浮,任它南北东西,而柳丝徒能绊人,又于飞絮奈何? 深寓身世之感于其中。罗隐的前半生,科场失意,十试而不第,几乎终生辗转于别人的幕府,大半生颠沛流离,足迹几遍整个中国,“北去南来无定居”(《早发》),行踪如飞絮不定,来去如飘蓬无根,怀才而不见容于世,他曾悲呼“九泉应有爱才人”(《经张舍人旧居》),这次离别,当是他无数次漂泊中的一次。人情似纸,世事如棋,前途未卜,命运难料,心如柳絮飘荡沉浮,情如柳丝不胜依依,面对着送别的亲人,诗人的心境寥落而孤独,挽留、叮嘱、激励、劝戒如垂丝绊人,又于诗人奈何,终生坎坷,半世漂泊,尽在不言中,那心境是异常凄凉的。
这首诗除第一句外,其余三句皆赋柳,而通篇不见一“柳”字,句句写景,句句融情,句句咏物,句句喻人,情真而意切。感慨、哀叹、无奈,惜别、伤别、恨别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