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门
海棠花下月明时,有约暗通私。不付能等得红娘至,欲审旧题诗。支,关上角门儿。
浩月当空,银光洒满了深深庭院; 海棠花前,有一个小伙子正在焦急地等待。花前月下,正是情人幽会的良辰美景,况且,这次秘密会面早已约定。好不容易等得有人来,小伙子满以为是心上人儿姗姗走来,谁曾想却是“红娘”匆匆走过。他正要上前把情诗递送过去,可是“红娘”“吱”地一声把角门给关上了。
这就是《游四门》为我们描绘的月夜幽会时所意想不到的一个爱情受挫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就仿佛看完了一幕表演精彩的“哑剧”,令人回味无穷。为什么这样一篇短短三十余字的作品,却能在作者生花妙笔之下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呢? 要解开这个萦绕胸间的谜,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篇作品吧,因为只有从分析入手,我们才能够窥探到这篇作品的堂奥。
从题材来看,这篇作品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只是叙述了一个男子爱情受挫的事件,而这种题材在中国古代诗、词、曲中并非罕见。但是,这确实又是一篇在艺术上独具特色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娴熟的创作技巧。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这篇作品进行分析。
第一,精练简洁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全诗对事件发展的叙述和人物心理状态的描绘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从时间流程来看,这篇作品包含了整个幽会的始末;而从心理流程来看,这篇作品又包含了男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的整个变化过程。如果作者将笔墨偏重于对某一流程的描述,这部作品都将失去现有的艺术上的立体效应;如果作者将笔墨匀分到二个流程的描述上,那么又会失去全诗在艺术上的整体效果,而使人感到沉冗繁杂。作者十分巧妙地避开了上述两种写法,以精练简洁的笔法,将事件发展和心理变化揉和在一起。作者开篇二句:“海棠花下月明时,有约暗通私”,既是事件(幽会)发展的开始,也是男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开端。花好月圆,这时男主人公是以充满希望的心理,等待着自己心上人儿的到来。“不付能等得红娘至,欲审旧题诗”,随着时间的流逝,男主人公的心理已由充满希望而转变为焦急不安,而事件的发展确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久久等待而来的只是穿针引线的“红娘”,失望之中,男主人公似乎还抱着一线希望,“欲审旧题诗”,是想从“红娘”口中探得情人失约的原因,还是想由“红娘”向情人转达自己爱心不变? 然而,“支,关上角门儿”,既是这场幽会悲剧性的结束,也是男主人公由希望而彻底失望这一心理变化过程的完成。作者正是以这种精练简洁的艺术表现手法,截取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细节,寥寥几笔,便将复杂的心理变化和事件发展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
第二,形象生动,情节曲折。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既没有过多地描绘周围景色,也没有具体地刻划人物特征和心理,但是,当我们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就仿佛身临其境,目睹了这场不成功的“幽会”:那幽静的环境,焦虑的男主人公,态度冷漠的“红娘”,都十分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男主人公和“红娘”,一个急如火燎,一个故意回避,他们心理特征的差异是那样的分明。而这种心理特征的差异,仅仅是通过几个具有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无言的动作,便将它表现得格外分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刻划人物形象的同时,作品的情节发展也富于变化而曲折回环。作品开篇便将这次幽会置于花前月下这个美妙的环境之中,而且以“有约暗通私”说明这次幽会已是有约在先的,按理双方会面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消失,男主人公心中已渐渐地泛起了感情危机的涟漪,这就出现了由充满希望而逐渐失望的第一个波折。“红娘”的出现,似乎又峰回路转,给男主人公渐已冷却的心带来了一丝希望之光,于是,他赶紧上前,欲将情诗递送,这时作品出现了情感上第二个曲折。出人意料的是,“红娘”视而不见,不仅未接受男主人公递送的情诗,反而“吱”地一声把角门给关上了,男主人公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之光,就这样给彻底扑灭了,这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三个曲折。作品就是这样,将情节的发展和曲折变化环环相扣,紧密相联,简练而又清晰地勾勒出男主人公内心情感变化的轨迹。
三,内涵丰富,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篇作品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人味之无穷。在作品里,作者对女子的失约未提只字,而是将失约的原因交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她为什么要失约? 是另有所爱,还是朝三暮四? 是冷酷无情,还是别有苦衷? ……从作品里我们得不到准确的答复,而只能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去揣摩,去想象,去填补作品为我们留下的这片空间。对于男主人公因女子失约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作者也没有直接地描述,而是通过几组有代表性的动作,让人们去体验和品味个中滋味。尤其是作品的结尾,更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似乎从现实中“红娘”的关门声中,看到了失约女子爱情的心扉也对男主人公关闭了。随着角门儿的关闭,好象一切都结束了,是的,这场不幸的“幽会”是结束了,这篇作品也结束了,但是男主人公失恋的痛苦和忧愁是否也结束了呢? 这又是作者给人们留下的一个饶有趣味的空间,你可以在这个空间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浩月当空,银光洒满了深深庭院; 海棠花前,有一个小伙子正在焦急地等待。花前月下,正是情人幽会的良辰美景,况且,这次秘密会面早已约定。好不容易等得有人来,小伙子满以为是心上人儿姗姗走来,谁曾想却是“红娘”匆匆走过。他正要上前把情诗递送过去,可是“红娘”“吱”地一声把角门给关上了。
这就是《游四门》为我们描绘的月夜幽会时所意想不到的一个爱情受挫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就仿佛看完了一幕表演精彩的“哑剧”,令人回味无穷。为什么这样一篇短短三十余字的作品,却能在作者生花妙笔之下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呢? 要解开这个萦绕胸间的谜,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篇作品吧,因为只有从分析入手,我们才能够窥探到这篇作品的堂奥。
从题材来看,这篇作品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只是叙述了一个男子爱情受挫的事件,而这种题材在中国古代诗、词、曲中并非罕见。但是,这确实又是一篇在艺术上独具特色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娴熟的创作技巧。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这篇作品进行分析。
第一,精练简洁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全诗对事件发展的叙述和人物心理状态的描绘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从时间流程来看,这篇作品包含了整个幽会的始末;而从心理流程来看,这篇作品又包含了男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的整个变化过程。如果作者将笔墨偏重于对某一流程的描述,这部作品都将失去现有的艺术上的立体效应;如果作者将笔墨匀分到二个流程的描述上,那么又会失去全诗在艺术上的整体效果,而使人感到沉冗繁杂。作者十分巧妙地避开了上述两种写法,以精练简洁的笔法,将事件发展和心理变化揉和在一起。作者开篇二句:“海棠花下月明时,有约暗通私”,既是事件(幽会)发展的开始,也是男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开端。花好月圆,这时男主人公是以充满希望的心理,等待着自己心上人儿的到来。“不付能等得红娘至,欲审旧题诗”,随着时间的流逝,男主人公的心理已由充满希望而转变为焦急不安,而事件的发展确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久久等待而来的只是穿针引线的“红娘”,失望之中,男主人公似乎还抱着一线希望,“欲审旧题诗”,是想从“红娘”口中探得情人失约的原因,还是想由“红娘”向情人转达自己爱心不变? 然而,“支,关上角门儿”,既是这场幽会悲剧性的结束,也是男主人公由希望而彻底失望这一心理变化过程的完成。作者正是以这种精练简洁的艺术表现手法,截取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细节,寥寥几笔,便将复杂的心理变化和事件发展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
第二,形象生动,情节曲折。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既没有过多地描绘周围景色,也没有具体地刻划人物特征和心理,但是,当我们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就仿佛身临其境,目睹了这场不成功的“幽会”:那幽静的环境,焦虑的男主人公,态度冷漠的“红娘”,都十分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男主人公和“红娘”,一个急如火燎,一个故意回避,他们心理特征的差异是那样的分明。而这种心理特征的差异,仅仅是通过几个具有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无言的动作,便将它表现得格外分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刻划人物形象的同时,作品的情节发展也富于变化而曲折回环。作品开篇便将这次幽会置于花前月下这个美妙的环境之中,而且以“有约暗通私”说明这次幽会已是有约在先的,按理双方会面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消失,男主人公心中已渐渐地泛起了感情危机的涟漪,这就出现了由充满希望而逐渐失望的第一个波折。“红娘”的出现,似乎又峰回路转,给男主人公渐已冷却的心带来了一丝希望之光,于是,他赶紧上前,欲将情诗递送,这时作品出现了情感上第二个曲折。出人意料的是,“红娘”视而不见,不仅未接受男主人公递送的情诗,反而“吱”地一声把角门给关上了,男主人公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之光,就这样给彻底扑灭了,这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三个曲折。作品就是这样,将情节的发展和曲折变化环环相扣,紧密相联,简练而又清晰地勾勒出男主人公内心情感变化的轨迹。
三,内涵丰富,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篇作品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人味之无穷。在作品里,作者对女子的失约未提只字,而是将失约的原因交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她为什么要失约? 是另有所爱,还是朝三暮四? 是冷酷无情,还是别有苦衷? ……从作品里我们得不到准确的答复,而只能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去揣摩,去想象,去填补作品为我们留下的这片空间。对于男主人公因女子失约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作者也没有直接地描述,而是通过几组有代表性的动作,让人们去体验和品味个中滋味。尤其是作品的结尾,更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似乎从现实中“红娘”的关门声中,看到了失约女子爱情的心扉也对男主人公关闭了。随着角门儿的关闭,好象一切都结束了,是的,这场不幸的“幽会”是结束了,这篇作品也结束了,但是男主人公失恋的痛苦和忧愁是否也结束了呢? 这又是作者给人们留下的一个饶有趣味的空间,你可以在这个空间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