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 - 宋·朱熹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两首诗如果仅就题目而言,朱熹所倡导的书是儒家之书,是理学之书;如抛开题目来看,又好像与观书毫不相关,一为田头即兴,一为水边生感。今天我们将诗与题联系了看,即诗中所写喻指读书,其书可泛指各种书籍。这两首诗讲读书的好处,一在于说明读书可以使人心胸明净,善鉴外物;一在于得书籍之力可以举重若轻。总之,两诗都在写读书的好处,且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第一首先示人以形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仅半亩,面积不大,犹如镜面一般平滑光亮,天光云影倒映其中,这是由于水的“清”,因而能明晰地反映客景。同时也在于水的“深”,这才能容纳众多的景象。诗人提供的这一形象,本身就给人一个富有美感的境界,同时也切合于物理,内含着哲理因素。“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提问,缘上文自然导出,接着揭示了答案“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方塘”探寻到“源头”,则这方塘不是一潭死水,有“活水”不断充实、更新,这水也就不会污浊,不会腐败。唯其塘水常换常新,也才能使“天光云影”纤毫毕现。“半亩方塘”喻人的心地,“源头活水”喻书籍知识,只有不断读书,积累知识,更新知识,才能使心地明净澄澈,犹如“一鉴开”,明察客观外物的“天光云影”——一切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诗意在于说明读书的作用,而借助鲜活的形象,后两句虽以理语出之,可是缘“清”字生发与延伸,并未脱离前面的形象,也就显得浑成一体,无枯瘠乏味之嫌。
第二首写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很大、很重,要把它推下水,要用很多人去推挽。昨天夜里涨潮了,春水漫上沙滩,船自然地浮起来了。巨大的战舰漂在水面上,就像一根鹅毛一样,乘着水势自由自在地航行着。诗将船于水涨前后两种情况对比了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先前是“向来枉费推移力”,船重自然要用大力;今天“艨艟巨舰”变得“一毛轻”,可以于“中流自在行”,原因就在于“昨夜江边春水生”。诗人写出了这种现象,我们却可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完成事业,都要借助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着的双方总会向其对立方向转化的。如果只凭主观的苦干,而不善于掌握客观规律,运用有利条件,那也是“枉费推移力”的。这种理,是从所写的物象变化中悟出的,而不是诗人直接说出的,这就要对景象加以思考。“向来枉费推移力”是促使思考的动力,也是开启诗意的钥匙,它与“此日中流自在行”形成对比,由这种矛盾追寻解决的原因,知道了促使变化的因素,获得启示,并联类及他,推而广之。“向来”、“昨夜”、“此日”三个时间,“推移”、“水生”、“自在”三种状态。前、后是截然不同的状态,中间是转化的过程。诗原系说明“读书”是成事的重要条件,其实一切事情的成功除了读书一种条件,还会有各种条件。明乎此,也可悟此诗哲理的普遍意义了。
朱熹这两首诗,一侧重于写人的主体心境,一侧重于写人与客观间的矛盾,都在说明读书的效用,由于具体地以事物说理,其事物变化所含之理,可以指归于读书,也可以漫射到其它方面,也就使诗含义丰赡了。这就是这类诗不是“语录讲义”而富有情韵的缘故。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