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能远楼》 - 元·范梈
[元]范梈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这是元代诗人范梈的一首代表作,见《范德机诗集》卷四,大约作于他在京中翰林院任职时。
这首诗的命意体现在:“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两句,但这里的“为”并不是指现实中的行动、作为,而是指主观的思维或心理活动。诗人的意思并不是说人间万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去做,只要努力做了就一定会有成效;而是说人间万事都要看主观如何去看待,只要想通了人们就会觉得天高地阔,人生的道路无比宽广,没有什么排解不开的烦恼。用通常的眼光来看,这种命意似乎不如前一种观念那样富于积极意义,但是,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总不能将一切想做的事都办到,而且自己的命运也不完全由主观决定。于是,在困难、挫折、矛盾、烦恼、失意等面前,如何保持一种豁达的心境,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范梈的这首诗,也就仍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庄子·逍遥遊》中说,北海里有一种叫鲲的大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它的背有几千里宽。当它奋起高飞时,翅膀好象遮天的云块,一下就可以飞到南海,即天池。又据《搜神后记》,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起,并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这是人们熟悉的两个典故,但其真谛却并非为人们所尽知。很多人在处于因境时,常羡慕天池鹏和辽东鹤能够随心所欲,并叹恨自己不能具有那样神奇的本领,结果是不仅忧愁没有得到排解,反而愁上加愁。殊不知天池鹏和辽东鹤实际上都不存在,它们乃是主体精神自由的两种象征。只要我们主观上超脱了,我们的精神也就获得了自由,也就能像天池鹏和辽东鹤那样,无往而不可。因此,诗人劝告人们,与其徒劳地羡慕天池鹏与辽东鹤,不如主观上力求解脱。“跬步”为小步,这里指稍稍回头。人间许多事情往往是越想越可怕,就好象钻牛角尖一样,越钻越窄,简直觉得再也无路可走。但这时只要你能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思路,稍微想开一点,就会发现问题远没有那么严重,就会豁然开朗起来。“跬步江山即寥廓”一句,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人生体验。
“请君”以下各句,诗人就能远楼上所见,继续对上意加以渲染。登上能远楼,往东看,可以看到太阳正从东海中喷薄而出,霞光直射幽燕大地。相传太阳是从一颗名叫扶桑的神树上升起的,诗人这时也似乎看到扶桑树的树枝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映到了窗前。往西看,诗人仿佛看到了巍峨的崑崙山。据说崑崙山上有一种仙桃,几千年才一熟,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诗人这时也仿佛看到这仙桃树在东风的吹拂中轻轻摇曳。原来天空是这样的高远,大地是如此的辽阔,人与之相比,又显得何等的渺小,人的忧愁烦恼等等,又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啊!在这里,“登楼”是诗人感觉到“江山寥廓”的前提,“醉”才是诗人情绪发展的契机。因为楼即使再高,人在上面所能望及的距离毕竟是有限的。而在痛酌一醉之后,人就能进入一种神思飞越、飘飘欲仙的境界,就能看到清醒时看不到的地方,体会到平常得不到的感受。因此,只有主观精神的自我解放,自我超脱,才能感觉到江山之廖廓,同时体验到一种新的人生境界,从而摆脱忧愁烦恼的关键。王氏建楼而命名“能远”,使人在此能登高望远,还是它的表层意义。以此诱导人们的心灵变得高远,精神得到超脱,才是其深层含义所在。
范梈与虞集、杨载、揭傒斯号称“元诗四大家”,虞对范诗的评价是“唐临晋贴”,意指他注意学习前人,但少创新。揭傒斯为范鸣不平,认为范诗的风格乃是“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豪鹰掠马,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等等。平心而论,虞、揭两人之评都有一定道理。即就此诗来看,它确有雄健奔放、纵横变化、腾挪多姿的特征,但从命意、构思到用词,都存在着模仿李白诗歌的明显痕迹。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