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 宋山水诗赏析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宋山水诗鉴赏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在城南三元坊孔庙东南,原为五代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时已成弃地。苏舜钦因获罪权贵,被谪废闲居于苏州。庆历五年(1045),他以四万钱购下这块废地,修筑园亭。此园两面临水,园内有池,故诗人名之曰“沧浪”。
这首七绝写春日初晴游沧浪亭所见的景色,抒发闲适自乐的情怀。首句写水。诗人静卧清斋,夜听春雨,天明雨霁,即起而游赏园林。但见园中池塘和园外小河,都已春水涨溢,水光潋滟,绿波盈盈。“春水生” 三字写出了水的动态,又透出诗人对初晴的欣悦之情。这一句写景,却在景中叙事、抒情,兼点明时令,带出题旨,笔墨精炼。第二句写云,紧扣着初晴。“娇云”,风姿娇懒的云。以“娇”字形容流云,将云拟人化。“弄”,戏弄,作弄,进 一步写云的娇气、淘气。“浓”是诗人眼中所见,“暖”是诗人心中所感。因为夜雨连明,空中浓云密积,虽天明放晴,但浓云尚未完全消散。在诗人看来,它们好象在撒娇,使天空忽阴忽晴。这里虽未点出 “风”字,却写出了风。正是晓风吹拂,云絮才忽聚忽散。这里也未写初日,但我们已感到早晨的阳光。正是从云缝里照射下来的阳光,才使诗人感到娇云似乎也带上了“暖”意。这一句对雨后初晴的天宇特征,观察得细致,表明得生动、准确,饶有情趣!
俯视春波,仰观娇云,自然勾起诗人进一步游赏的雅兴。诗的后二句写驻足于沧浪亭中所见的景物。由于亭帘稀疏,日光透过帘内,淡淡的、薄薄的,温暖而不强烈。从亭内望出去,只见沐浴过春雨的红花翠竹,仿佛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静静地伫立着。“虚”、“静”二字,是第三句的一对诗眼,诗人正是要表现一种虚静的境界。结句,写浓荫苍翠的树丛中,时而传来一双双小鸠鸟关关嘤嘤的啼鸣之声。上句是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幽静,这句转而从听觉上来写,以声写寂,以动衬静。帘虚日薄,花红竹翠,画面上有色彩对比,鲜丽而有生气,再加上乳鸠的鸣叫之声,就更显得情趣盎然。
静境的描写,表明了诗人清和恬静之情,超脱尘俗之趣。但细细品味,其中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意绪。乳鸠对鸣,时届暮春,春将逝去,盛年难再; 乳鸠尚能结伴而鸣,而自己却横遭废黜,孤羁在外。参看诗人同一时期所作《水调歌头《沧浪亭》之句:“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我们便能感悟出诗中还暗寓着对自己被弃置不用的孤寂愤懑之情。所以胡仔说他“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苏舜钦的诗,正如欧阳修所评:“笔力豪俊,以超迈横绝为奇”(《六一诗话》)。这首小诗却语言清丽,笔触工细,意境清幽,在苏诗中别具一格。无疑,这样的笔致是适合表现园林小景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杜甫《题张氏隐居》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
[2019-06-03]
-
刘眘虚《阙题》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