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过小孤山》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金农《过小孤山》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金农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风多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这是一首即景写情的名作,看似平淡,实则有味,诗中寄寓了作者孤傲不羁的性情。“古县” 即赣北的彭泽县,北临长江,正对江中的小孤山。

第一句写即将离去的彭泽县,“萧条”二字概括了诗人对它的整体感受。看来诗人并没有什么留恋之意,所以后接的 “对岸开” 三字似乎带有摆脱的意味。第二句写登船过江。“行色” 即旅行出发前的迹象,“榜人”就是船夫。“催”字恰体现了行色匆匆之状。船夫的催发反倒衬托出主人的不急于离去,他好象还在犹豫彷徨,若有所思。当然这不是因为舍不得古县城,而是因为前方的目的地也缺少某种吸引力,提不起诗人旅行的兴致来。临出发之际,他忽然对自己究竟想去哪里感到了茫然。

下面两句描写江中的小孤山,紧扣题目。“轻抬眼”恰说明诗人在渡江时一直未抬眼,江中的景致不能引起观览的兴致,他还处于沉思当中。直到船近江心,水大风急,舟身摇晃起来,诗人才偶然抬头,这时正好面对着江流中央的小孤山。人心中想念什么,眼前的景致就会象什么。此时诗人在郁闷、孤独当中一定想到了酒,酒是浇平块垒,忘却忧愁的唯一手段。果然小孤山就变成了 一只巨型的酒杯,真正是心物相印。然而遗憾的是眼前的酒杯倒扣着,根本无法盛酒,这该有多么扫兴啊! “覆杯” 的比喻把诗人百端不适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小孤山,世人又呼为“小姑山”,山侧有一矶,人称“彭郎矶”,苏轼曾有“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诵甚广。后来文人过此往往借题发挥,金农不会不知道。他并没有凑趣,只管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他看到的不是“姑山”,恰恰是真正的孤山。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感,不肯随波逐流的傲岸之气都在这只 “覆杯” 当中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所以 “覆杯”是对全诗氛围的一种点化。

郑板桥评论金农的诗时说: “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金农自出手眼,别具怀抱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