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戴星《观音山道中》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杨戴星《观音山道中》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杨戴星
山径缘溪曲,山花相间开。
野桥横独木,老树上苍苔。
雨入前村歇,秋惊六月来。
新凉侵客袂,袖底带烟回。
观音山在昆明西山南,风景幽美。诗人在游赏时忽然遇雨,这本来令人败兴,但诗人却泰然处之,从中领味到另一种审美情趣。
一条山间小径,忽左忽右,百绕千回,原是人们沿着曲折的小溪行走而踏出来的。诗人来到观音山中,可不是为了匆匆赶路,他一边顺山径走着,一边细细玩赏着美丽的山景。野花高低错落地盛开着,虬枝纵横的老树身上爬满斑斑苍苔; 那跨溪的独木桥也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趣,从上边走一遭,领略点“野趣”。这四句并无奇景迭出,但清新宜人。
突然,一阵凉气袭来,仿佛从酷暑六月一下子跌到了秋季,原来阵雨袭来了。夏季的雨说下就下,所以用 “秋惊”二字。雨来了,诗人只好暂避村中人家躲雨。途中遇雨,扫了游兴,本当令人懊丧,诗人却随遇而安,那莹洁闪烁的雨点,如珠落玉盘的雨声,因雨而显得空濛翠润的山色,都使诗人此时此刻心境更加闲和。所以当雨住回返时,居然“袖底带烟回” 了,大有飘飘欲仙的味儿,表现了诗人潇洒超脱的仪态和高雅的情韵。
美感产生固然要靠事物本身美的属性,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审美主体的艺术人格,他所具有的胸襟气象。《观音山道中》的作者便是以内在的胸襟气象,使山溪小径、野花老树,甚至打断游兴的夏日骤雨,都变成了审美目光追逐的目标,表现出一种平淡入妙的艺术情趣来。末句尤富有余韵,令人再三玩味。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杜甫《题张氏隐居》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
[2019-06-03]
-
刘眘虚《阙题》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