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华岳》 - 唐山水诗赏析
王维《华岳》唐山水诗鉴赏
王维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复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只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在陕西华阴县西南。《水经注》说它“远而望之若花状”,因名华山。汉武帝曾在此修过不少祀庙,它与泰山等五岳都享有三公的祭秩。华山又以奇拔峻秀名冠天下。关于这座名山的传说很多,前人赞咏的角度也各不相同。王维的这首诗,运用金碧山水的画理,传神地写出了华岳的雄威和气势。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首六句用浓墨重彩渲染华山的奇拔峻秀: 西岳之高,直出浮云之外,以致层层叠翠积聚在太清之中,百里之内的天空都溶成一片混茫的青黛色。“积翠”二字,犹如用积墨法反复敷染石青黛绿,画出峰巉壁峭,笔力分外沉厚。这几句构图铺天盖地,不留空白,如青绿山水画一般满纸苍翠,使天色与山色连为一片,形成堵塞天地的气势。因而连白日都被罩上一层寒气,华阴城也在华山压顶之下显得越发森冷阴沉。“昔闻乾坤闭”一句承上启下,进一步强调华山与太清连成混沌一片,所造成的天地为之封闭的印象。同时追述到开天辟地之前,引出巨灵劈山的神话。据《水经注》说: “左邱明《国语》云: 华岳本一山, 当河,河水过而曲行。 河神巨灵, 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山东峰仙掌崖上有石髓凝结,黄白相间,歧出的指掌,相传即河神留下的手印,前代多有文人吟咏。但王维在此引用这一神话,其意不在记咏仙掌崖这一名胜,而是借此歌咏华岳自开天辟地以来便雄峙秦中的神威。“造化生巨灵” 以下七句写巨灵神右足蹋离其下,左手擘开其上,中分为二,使天地开拆,大河东注,华岳西峙。在原原本本复述神话的过程中,将盘古开天辟地的气魄赋予巨灵开山的形象,使这一古老传说中的神灵成为华山不朽的精魂,从而活生生地展现了西岳的威灵和雄奇。
华山既是如此雄威,那么它自然应当与泰山享有同样的待遇。所以末六句说大君的统治包蕴天地,至高的圣德泽被万物,上帝等待明主登封西岳,华岳神也想有奉迎天子的机会,人与神都久已渴望皇帝临幸,那么为何只有泰山得到封禅呢?按《史记《封禅书》:“昔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嚳、尧舜,皆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云亭”之语出此,借指泰山。玄宗先天年间曾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东封泰山,十八年,百僚及华州父老屡次上表请封西岳,不准。王维这首诗可能作于此时。但末六句与其说是反映当时朝野请封西岳的愿望,还不如说是为华岳遭到的冷遇鸣其不平,并借此表达希望圣恩均等地施于万民的要求。这一部分措辞典雅,与颂圣封禅的内容正相协调。“金天”、“云亭”等富丽的辞彩,犹如在青绿山水底子上以泥金钩染天上云霞和亭台建筑,最后完成了这幅描绘华岳的金碧山水画。
这首诗气势雄浑,笔力遒劲,墨彩浓重,文辞典丽,与王维山水诗一向以清秀空静见长的风格迥然不同,却正适于表现华岳威峙秦京的风貌。足见这位山水诗画的大师是深知“随类敷彩”之妙理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杜甫《题张氏隐居》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
[2019-06-03]
-
刘眘虚《阙题》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