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延州诗》 - 宋山水诗赏析

2024-11-27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沈括《延州诗》宋山水诗鉴赏

沈括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都似洛阳尘。

这是一首抒发感慨的即兴之作,当作于元丰三年(1080)作者贬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任上。 安抚使治所在延州, 即今延安, 当时是西北边塞,与西夏比邻。范仲淹《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就是写这一带边塞风光。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自然环境亦体现与京城迥异的特色。

沈括本来在京城做官,但奸佞当道,谗言四起,蔡确等人说他“首鼠乖刺,阴害司农法,以集贤院学士知宣州”,接着“又出知青州,未行,改延州” (《宋史》卷三三一)。带着这一连串的打击,他来到延州二郎山下,天气和政治气候一样地恶劣,“冬未老”而“雪纷纷”,怎么办呢?没有客舍可宿,只好停下来立起帐篷,象边塞人家一样,住进蒙古包里去。但是无柴生火。幸好“延州有石油”,只好烧石油来取暖。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见《梦溪笔谈》)。刚进帐篷时,恰逢“大雪满弓刀”,全身皆白,如著“素衣”,在食油火边一烤,雪是化了,但身上到处是油烟,如穿黑衣。这时,诗人的灵感一来,忽然想起西晋诗人陆机的名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缁即黑色)化素为缁,不是污人清白吗?这京洛的风尘不正如谗毁我的那些污蔑不实之词吗?它和眼下化素为缁的油烟是何等相似啊! 想到这里,诗人写下了下面两句:“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都似洛阳尘。”抒发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愤懑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的隐忧: 既然延州的石烟也和洛阳的风尘一样,污人清白,那么我在延州能安然无恙吗? 何况冬尚未老,严寒还在后头,石油还得烧,化素为缁的事还没有尽头。后来的事实说明,作者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不久,他又贬官均州、秀州。“洛阳尘” 笼罩了他的整个仕宦生涯。

沈括以《梦溪笔谈》垂名后世,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学者。但他的不幸遭遇却鲜为人知,更不知他还善于写诗。象这首小诗,将眼前的景物、地方的特色、历史的回忆和个人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感慨,说明作者的诗学功底是很深的。然其诗他的《长兴集》中并未收录,仅存于《宋文鉴》、《侯鲭录》等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