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 唐山水诗赏析

2023-05-15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唐山水诗鉴赏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大历五年(770),杜甫淹留潭州(湖南长沙一带),欲归不得,欲留不能,以船为家,穷老病孤,过着“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的漂泊生活。这首诗就写于这年春天。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舟中”是指杜甫所居之舟。

诗的首联,勾勒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佳辰”指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三天,古人风俗寒食禁火三日,且要家人团圆,朋友相聚。可是诗人孤老病穷,恰值寒食佳节,其孤寂、悲苦自不待言。“隐几”写姿势,见其孤单; “萧条”写处境,见其窘难; “鹖冠”指隐者之冠,相传楚隐者鹖冠子自制的鹖羽之冠,诗中以“戴鹖冠”写自己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途穷路迫。“强饮”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在这种境况下,勉强过节而又无情无趣的心境和不胜酒力的身体。这两句为诗中的写景、抒情设置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

中间两联是诗人舟中凭几的所见所感。春水高涨,江河漫涌,小舟在浩茫的水中,随水而高,人就象置身于天上云间一样。诗人晚年多病,老眼昏花,看岸上的春花就象隔了一层雾,恍惚不定,迷迷朦朦。“天上坐”写居船的感受,“雾中看” 写观岸的感受,都极真切。接着,诗人又以“娟娟”“片片”两个美好轻盈的叠音词描绘蝴蝶、轻鸥,写舟中之景和江面之景。蝴蝶曰“戏”,见蝶的适意;鸥曰“轻”,见鸥身心的无负荷; “过闲幔”与首联的“萧条” 回应;“下急湍”与第二联的“春水”回应。蝴蝶在舟上自由翩跹,任意戏飞,写出了舟上的萧条寂寞; 轻鸥点水逐浪,自由远去,反衬出诗人穷困舟中的难堪处境。诗人无家可归,率舟而居,无亲无友,年迈体衰。这种遭遇本来极为伤情,但诗中的四句景语却写得空灵漂渺、活泼轻秀,诗的含蓄处、诗人的敦厚处也正在于此。“深于言情,正在善于写景”,“天上坐”、“雾中看”、“过闲幔”、“下急湍”不正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萧条”境况,包含了诗人的身世之悲吗?如果诗中一意悲己叹身,固然在情理之中,那我们就看不到诗人自然深厚的忧国忧民之心,感受不到诗人发乎天性、形之于血泪的忠爱仁厚之情。

往来自如的蝶鸥,引发了诗人困居舟中的愁思,远去的轻鸥把诗人的视线带向了远方的青山,也将诗人的思绪引向遥远的长安。“云白山青”与首句的“佳辰”呼应,写的正是春日晴朗的云山景象; “万余里”将诗人的思绪自由地荡开,为“长安”作了铺垫。“愁看”二字不仅收束了诗人“万余里”的思绪,也收束了全诗。诗人自身的孤老穷病、进退维谷不曰 “愁”,但时局多难,长安多故,却让诗人忧心忡忡。“愁看”一句既包含了诗人晚年“孤舟一系故园心”“每依北斗望京华”的苦志,也不乏对国事的忧虑和失望,所以《杜诗镜诠》说“结有远神”。

这首诗自伤身世,愁系长安,写得深沉含蓄。技巧上,工于诗律,又流转自然。叠音字的选用,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