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湮《峡山飞来寺》 - 宋山水诗赏析

2023-07-10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向子湮《峡山飞来寺》宋山水诗鉴赏

向子湮

凝碧湾头清远寺,倾天坼地定谁开?

两山竞秀青未了,一水朝宗竟不回。

云水连晖还接影,暝禽西去复东来。

惭无陶谢挥斤手,落笔纵横对酒杯。

峡山,即清远峡,在广东省清远县东三十里处,是北江上游的一段峡谷。峡谷下口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广庆寺,又名清远寺、峡山寺、飞来寺。它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后经重修,保存至今。民间传说,梁武帝时峡里有两位神人,中夜作法,将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延祚寺并禅师飞迁此地,故该寺有飞来寺之称(见胡愈《重修飞来宝殿记》)。

传说很美丽,而美丽的传说又以山川胜概为依据。这首诗即是写峡山的雄奇秀美。第一句交代飞来寺的位置——在峡江的一端,兼写峡江的姿容——水色碧绿,江流曲折。“凝碧”,说碧色之浓,犹如凝聚起来一般,只有江水幽深、澄净,才能呈现凝碧之色。“湾”,指江河弯曲的地方。第二句写山与峡的雄奇。这里有七十二座山峰,毗连重迭,山高峡深,正如《水经注》所载:“连山交枕,绝岸壁竦。”山高,则峰巅直逼霄汉,似乎欲使天宇倾斜; 峡深,则似乎是大地要裂开豁口。诗人面对这雄奇的景观,禁不住赞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这究竟是谁开辟的呢?”“坼”,用作及物动词,“使裂开”的意思。“定”,究竟,如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接下来四句写峡山的秀丽。夹水对峙的峰峦,长满了烂熳的山花,蓊郁的林木,似乎在争奇斗艳; 青枝绿叶毕竟构成了主要的色调,因此,一抹青翠,沿峡谷延伸,望也望不见尽头。而汹涌奔腾的北江,夺口而出,流向大海,竟然一去不复返。“未了”,没有穷尽,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朝宗”,百川归海之意;江河以海为宗,流向海洋即如朝宗一般; 《禹贡》: “江汉朝宗于海。”也正是由于山高峡深,云雾或在半山腰浮动,或与江面水气相接,形成了白云碧水上下辉映、薄霭水气融成一片的景象。峡寺的游客遇到这种奇观,便产生置身云雾间的感觉,如宋初向敏中在同名诗作里所写“入座寒云碎绕身”。日暮时,飞鸟投林,来来去去如穿梭一般,又给峡谷添上了一脉生机。这四句中,前两句沿着江流方向描写,“青未了”暗示诗人向上游远眺,“一水朝宗”暗示诗人的想象逐水而下; 后两句显然写峡谷里上下左右的空间。总起来看,峡山飞来寺的画面是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现出来的,写得很有气势。但作者仍觉意犹未尽,希望成为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写景名家,以酒助兴,挥洒自如地去进行描绘。这便是最后两句“惭无陶谢挥斤手,落笔纵横对酒杯”的意思。“挥斤手”指大手笔,典出《庄子》 “匠石斫垩”的故事。这两句不宜仅仅视为作者的自谦之词,实际上是画面意境的进一步开拓,只不过留给读者自己借助想象去补充罢了。

峡山飞来寺地处古时南北交通要冲,此胜景遐迩闻名,历代吟咏者很多,这是写得恢宏浑成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