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遂成《曲峪镇远眺》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严遂成《曲峪镇远眺》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严遂成
地近边秋杀气生,朔风猎猎马悲鸣。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
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
洗兵一雨红灯湿,羊角魫鱼堠火明。
曲峪镇,在今山西省河曲县,滨临黄河,是古代出入边塞的重要通道。作者所生活的清朝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为征服蒙、回等民族,西部常有战事。曲峪镇是清兵据守的边镇。这首诗作者自注: “时西陲方用兵。”说明了诗的写作背景。
“地近边秋杀气生,朔风猎猎马悲鸣。”深秋,作者来到靠近西部边境的曲峪镇,即刻感受到战争时边境所特有的严酷而紧张的气氛。强劲的北风从塞外吹来,呼啸的风声中夹着几声战马凄厉的嘶叫,使紧张的战争气氛增添了一种悲凉壮烈之感。在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有“金居西方而主秋气”、“金主杀”、“秋气严”等说法。因此上句中的 “边秋”二字便含有西部、寒秋、萧条、战事、肃杀等数层意思。战争使曲峪镇的秋天更萧瑟,秋天使战时的曲峪镇更苍凉。“边秋”的内涵强化了作者“杀气生”的感觉。
二、三两联写作者由曲峪镇远望塞上沙场。雕是生活在西北的食肉鸟,凶狠而飞行迅猛。“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浩瀚的沙漠上一无所有。灰暗的天空中,一只寻觅猎物的雕在慢慢盘旋。倘若在晴朗的日子,阳光会投下雕的身影,给大漠抹上一点生命的痕迹。而现在天色昏暗,日光惨淡,大漠是那样寒冷、空旷,非但无人,连鸟影也不曾留下。唯在深夜时,河中偶尔发出一两声冰层破裂的声响,更显出大漠上这死一般的寂静。作者用雕飞无影、冰裂有声写大漠的寂静,寂静中藏着恐怖。
“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写大漠的荒凉。唐人常以白草代塞上秋草。塞草枯萎而色白,稀疏的短茎在秋风中瑟瑟抖动,有如战士头上的白发。一望无际的黄沙与天边低低的灰云相连,显得格外沉重。“征发短” 又流露出久戍无归的战士的忧伤。作者以衰草、积沙、阵云写大漠给人的压抑感,以草白、沙黄、云暗写大漠呈现的暗淡色调,在大漠的荒凉中含有深深的哀伤。这两联诗以细心刻画的景物渲染战争的险恶,为结句中的战士形象做了有力的铺垫。
《说苑》记载,周武王率军讨伐商纣王,忽遇狂风而继之以暴雨。散宜生认为不祥,劝武王停止进军。武王回答: “天洗兵也。”言大雨不过洗洗兵器而已。作者自注“红灯湿”: “前明边堠挂红灯其上,以魫鱼皮为之, 胶以羊角, 雨湿不坏。”“堠” 是古代边防哨所。 “洗兵一雨红灯湿, 羊角魫鱼堠火明。” 大雨滂沱而哨火通明, 可见战士严阵以待的情景。作者描写大漠的荒凉寂静,渲染其中所蕴含的恐怖哀伤,然后,以“洗兵雨”、“堠火明”表现战士坚守哨位、抗击敌人的决心和气概,用肃杀的环境气氛烘托出悲壮的人物情调。
这首诗描画景物细致入微,渲染气氛强烈动人。语言质朴,风格苍劲。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杜甫《题张氏隐居》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
[2019-06-03]
-
刘眘虚《阙题》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