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居庸叠翠》 - 金、元山水诗赏析
陈孚《居庸叠翠》金、元山水诗鉴赏
陈孚
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苔石裂。
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太阴飘急雪。
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
居庸关在北京西北一百余里的关沟之中,是北京的门户和屏障。《金史》上说:“中都(今北京)之有居庸关,犹秦之有崤函,蜀之有剑门。”居庸关自南口以上,两山夹峙,一水中流,山形陡峭,地势险峻,自古就有 “绝险” “天险” 之称。每逢夏季,三十多里的关沟之中,清溪萦绕,层峦叠嶂,草木葱翠,禽鸟飞鸣,是北京西北的一处风景胜地,金代就以“居庸叠翠”列为燕京八景之一。这首诗的题目取其名,描写的却是居庸关的另 一番景色。
此诗开篇奇突,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居庸关中,矗立在面前的是骇目惊心的“断崖”“苔石”。第一句着力描写“崖”。曰 “断”,可见崖石的陡峭,曰“万仞”,可见其高; 又用 “如削铁” 这一比喻,既回应“断”字,写其陡,又写其色。第二句进一步描写山高石险。“鸟飞不度”,言山之高。正如李白笔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蜀道。“苔石裂”,言其险。山上巨大的岩石,风吹日化,嶙峋可怕。史载辽代末年,金辽对峙于居庸,辽兵隐藏于巨崖之下,突然崖石崩塌,压死士兵多人,致使辽兵不战自溃。
三、四句紧承一、二句的“如削铁”“苔石裂”,描写居庸关险恶的气候。“嵯岈(cuó xiā)”,形容山势高峻。上两句好象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突出展现的是居庸关的断崖裂石,“嵯岈”二字是就整个山势而言。崖石尚且如此,山势自不待言,故以 “嵯岈” 二字概括,足见其险峻。在诗的结构上,这两个字把写崖石过渡到写居庸关险恶的气候。六月盛夏,居庸之山仍是枯木干柯,毫无绿色,可见其地干冷。正因干冷,才崖石如铁,苔石断裂。未及气候而先写枯木,笔所未到而声容已现。“六月太阴飘急雪”,“急雪”二字,不仅写出了居庸天气变化之快,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写出了雪粒如砂,沙沙落地的景象。这样的雪与如绵似絮漫天飞舞的雪花大不相同。
后面的四句描写走出关道后的塞外沙漠草地风光。居庸关是北京一隘,关沟是沟通塞外与北京的孔道。诗中以“出关道” 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描写塞外的沙漠风光抓住“寒沙”、“骆驼”、“黄云”三种物象。“寒沙”曰“茫茫”,写沙漠的一望无垠,正是“平沙莽莽黄入天”。“骆驼”是沙漠上唯一的交通工具,骆驼从陡峭深邃的关沟中走出,踏上莽莽平沙,仰起脖子发出了粗犷的吼声。吼声高吭,直达云际,自然地引出 “黄云老”。大漠由于风多雨少,每当起风前,先有浊黄的云彩笼罩天空。以 “老”字形容沙漠“黄云”,着色神妙。最后两句描写塞外草地风光。鸿雁南来北往,夜栖蓄力,被驼声惊动,高鸣一声腾飞而起。最后一句点化北朝民歌《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来。夜风长吹,青草低伏,草原显得更加寂寥广阔,夜空显得更加高远深杳,而照着关山的那一轮明月却似乎变得小了,远了。
这是一首描写边关塞外风光的诗,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关塞外的奇特景象,笔力矫健,描写逼真。写法上,也吸取了唐代边塞歌行的 一些手法,如换韵。诗中四句一韵,转韵时场景画面也相应变换,形成内容上和音节上的跌宕旋律。开篇四句仄起仄落,音节陡促,与居庸关的断崖裂石、枯木、急雪的画面相配合,写得铿锵作响,崭厉峭拔。后四句平起仄落,与广阔高远、奇情异采的塞外风光相配合,显得徐缓平稳。全诗音景配合极好,深得边关塞外景象之神。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杜甫《题张氏隐居》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
[2019-06-03]
-
刘眘虚《阙题》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