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寺》 - 明·李东阳
明·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 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 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 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 鹧鸪声里独凭栏。
李东阳是明代茶陵诗派首领,但所写诗歌多是应酬之作,成就不高,唯独山水小诗和少数抒情诗,清新可读,有一定艺术价值,本诗即为其中一首。
首联以“危峰”起句,气度不凡。“危峰”即是高峰,但著一“危”字,却又将山势的峥嵘、险峻,顶峰居高临下的威严,暗暗晕染出来。“高瞰楚江干”,表明作者立足于峰巅,一江湘水,两岸景象,悉入眼帘。接着,作者将目光转向盘旋上下的山路,但由于山高陵深,云雾开合、聚散无定,所以无法看清全貌。“羊肠”既写出山道弯曲,又显示出岳麓山之高耸。“路在羊肠第几盘”这一句,问得自然、轻灵,使全诗在句式上表现得活泼、多变。
颔联两句,诗的视角从固定转为移动,从立足山顶转入穿行山中。此刻,作者在遮天蔽日的松群杉林中徐行,进入森林的重围,不由产生出一种空间的失落感。这时,另一条小径从密林深处插出,与作者行走的小径交叉汇合,抬眼看处,已到岳麓寺前。“四山风雨一僧寒”中的“僧”字,表明前句“双径合”处为寺院,作者已就此驻足,诗题也巧妙点明。群山环绕,林深树密,小小禅院,掩没其中;凄风满天,苦雨阵阵,独一僧人,空守寺院,此中多少凄寂、悲凉、愁苦,从“寒”字中缕缕散出,刺人心腑。首、颔两联,以山势高深、树林重压、风雨四起,映衬人的渺小、寒苦,透出作者深感人生、命运难以自主的叹息。
颈联两句,把诗从近景推向远景。作者笔势宕开,眼前豁然开朗。平沙嫩草遥接天际,初春景物点缀原野,但是暮色苍茫,落日正圆,隔水相望的长沙在暝色中已成孤城,这自然令人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凄凉的情绪再度袭扰作者。这种不安的意绪在“平沙浅草”和“落日孤城”的色调反差对比中得到表露和加强。
尾联两句,作者收束绝妙。景物的描写,刻画已不足承受情感的份量,在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鸣叫声中,作者放目眺望,只觉得万里山河,蓟北湘南,尽收眼底,但只身于深山,倍受风雨侵凌所产生的孤独、寂寞、惆怅,仍无法排遣,反而更加强烈地涌上心头。“独凭栏”的收尾,凝聚着诗人难言的忧虑和情怀,也给全诗留出“艺术的空白”和一块值得揣摩的天地。
李东阳历任高官,执政数十年之久,其间皇族相互杀戮,宦官专权弄势,朝官人人自危,作者一生沉浮宦海,谨言慎行,委屈求全,承受着难以解脱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这种心境的阴影影响游山玩水的兴味,因此,岳麓山色,湘江水景,显得萧瑟、凄楚、孤寂,真是“高处不胜寒”,此中暗蕴着身处权势高位的种种忧心和哀愁。景语即情语,这首诗的景物已烙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心灵的对象”。
本诗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就在于自然物境、作者心境、诗之意境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特定情景规定下的回味余地。此外,对仗工丽也是该诗的一个特色,颔颈两联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双径合”对“一僧寒”,“平沙浅草”对“落日孤城”等,都反映出一种艺术追求,这与作者一贯提倡学习杜甫诗歌之音律、法度的主张是一致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杜甫《题张氏隐居》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
[2019-06-03]
-
刘眘虚《阙题》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