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④。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⑥。可堪回首⑦,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⑨?
此词是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作。吊古伤时,既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志在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又表现出对当权者轻敌冒进的忧虑。全篇多用典实,很好地表现出作者老成谋国、忧深思远的复杂心理状态。同时造成一种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深宏博大的意境。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在北方参加抗金起义,曾任耿京军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64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罢归。其生于宋、金南北对峙时,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其词也多慷慨激昂之作,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有《稼轩长短句》等。
【注释】
①孙仲谋:三国时吴主孙权,字仲谋。辛弃疾十分推崇孙权,以为其年不满20即坐领江东,与号称天下英雄的曹操、刘备抗衡,拓宇开疆。②风流:指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其先世为彭坡人,出身寒微,京口(镇江)是刘裕的出生地,也是他起兵的地方。④“想当年”三句写刘裕的英雄业绩。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刘裕曾两次统兵北伐,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⑤“元嘉”三句写宋文帝刘义隆(刘裕子)故事。文帝有北伐之念,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最后一次元嘉二十七年(450)失败得最惨。用兵之前,他听取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 “闻玄谟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宋书·王玄谟传》)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汉代大将霍去病曾追击匈奴单于至大漠,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宋书·索虏传》载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因滑台失陷曾作诗说“北顾涕交流”,但终因准备不足,致使北伐连连失败,故此云“仓皇北顾”、“元嘉草草”,有借古鉴今之意。⑥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至此为四十三年。⑦可堪:不堪。⑧“佛狸”两句谓四十三年过去,一片和平景象,仿佛人们已经忘记战争。佛狸祠在长江北岸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步山上。东晋永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故民间将其称作佛狸祠。金主完颜亮南侵时,也曾驻扎于瓜步山上。“一片神鸦社鼓”写农村社日迎神赛会。神鸦,指在神庙里吃祭品的乌鸦。⑨“凭谁问”三句以廉颇自比。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年老后不得见用,赵王派人探问,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然终不被召。词人在这里以廉颇自比,慨叹朝廷已无人记起和引荐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