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鳌顶

2019-05-26 可可诗词网-山水名胜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黄子肃

六鳌簸荡元圃碎①,三岛崩腾失空翠②。
         海风掣断南山云, 分我沧江半江水。
         台南岩谷青岌岌③,奇松怪石作人立。
         山巅恐有风雨来, 林径空濛落花湿④。
         水东屴崱见平绿⑤,积雾飞岚坐堪掬⑥。
         蓬莱迢迢几万里, 一碧天光侵寒玉。
         吟翁回首看不足⑦,缓步策驴度空谷。
         谁知咫尺山中幽⑧,望断残碑立修竹⑨。
        

【题解】
         九仙山即于山,在福州市区东南。“于山”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的一支居此而得名。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修道炼丹,故又名九仙山。又有九日山名,据说因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此宴会而得名。于山是福州城内重要的游览地。现存庙宇有万岁寺、戚公祠、大士殿、九仙观等,还有九日台、集仙岩等景观和宋元以来摩崖题刻100多处。此诗竭力描绘了于山的奇丽景色。鳌顶,于山的最高点,海拔58.5米。
         【作者】
         黄子肃,宋人,生平未详。
         【注释】
         ①六鳌:于山上原有搅鳌亭、倚鳌轩、步鳌坡、接鳌门等,称“六鳌胜迹”。元圃:即玄圃。传说中昆仑山顶的神仙居处,中有奇花异石。玄,通“悬”。②三岛:指古代传说的海上三神山:瀛洲、蓬莱、方丈。③岌岌(ji):高耸貌。④空濛:苍茫一片。⑤屴崱(li ze):山势高峻貌。⑥岚:山中的云雾之气。⑦吟翁:作者自谓。⑧咫尺。形容距离很近。⑨修竹:高竹。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